茅山与道教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2025-03-30 02:38: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茅山作为道教名山,始于西汉前元四年(前153),开山祖师是茅氏三兄弟,即茅盈、茅固、茅衷,他们在这里苦修、采药、炼丹,为百姓治病,有“有求必应”之誉。相传三兄弟终于成仙,乘鹤而去。后来道教尊之为“三茅真君”。到了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曾来此采药炼丹,后来便有抱朴峰、抱朴庵等。东晋另一位道教学者陶弘景(456~536)来到茅山,开设道馆,后来渐渐扩大,成为上清派茅山宗。到了隋唐,道教学者来此修炼和研究理论者更多,因此这里规模也更大,理论也更完善。这就是宋以前的茅山道教圣地的基本情况。

茅山道观到了宋代达到极盛,当时这里建起雄伟壮丽的“三宫五观”,其余小观草庵不计其数,是茅山道教最阔气的时代了。元、明、清诸朝,仍继续兴旺,后来立为“正一派”。所谓“三宫五观”者,即九霄宫、元符宫、崇禧宫(三宫),乾元观、玉晨观、白云观、德佑观、仁佑观(五观)。20世纪80年代,这里被定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