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澄州指什么地方

是指海城吗?
2025-03-29 00:04:5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古代,有2个曾称为澄州的。一个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海城市。原为辽之海州,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易名澄州。其地界大致与今之海城相若。澄洲下辖临溟、析木两县和新昌镇。元时,公元1297年境内州县俱废,“置巡检司镇”,受辽阳路管辖。
另一个是广西的上林县。古称“澄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于原领方县地置方州(即南方州),析领方县地置无虞、上林、止戈、领方、琅玡、思干、贺水等县隶之。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方州为澄州(治所在今县城大丰镇)。贞观十二年(638年)撤思干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澄州为贺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澄州,辖上林(治所在今澄泰乡古城村)、无虞(治所在今澄泰乡江那村)、止戈、贺水四县,州治设在上林县。上林、无虞二县均在今县境内(无虞县在今三里、澄泰乡一带)。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止戈、无虞、贺水三县,并入上林县。并废澄州,以上林县隶邕州。六年复称澄州。端拱二年(989年)又废澄州,上林改隶于宾州。

回答2:

上林县古称“澄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北回归线穿过县城,距广西首府南宁市86公里。全县面积189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万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回答3: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统一版图,置安市州,属安东都护府。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辽国,在境内置临溟县,为海州南海军的治所,隶属东京道辽阳府管辖。
1125年金灭辽,改海州为澄州,辖临溟、析木二县,受东京路管辖。其间,耶律厮不在澄州起义,自立为帝,建国号辽。
元时,1297年境内州县俱废,置巡检司镇,受辽阳路管辖。明洪武初年置海州,属山东行省;洪武八年州废。洪武九年(1376年)置海州卫,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
清世祖顺治十年(1653),取“海纳百川、众志成城”之意,改海州为海城。隶属辽阳府管辖。顺治十四年(1657)辽阳撤府,改属奉天府(今沈阳)。

回答4:

1.是指广西上林县。上林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位于广西中部,南宁市东北部,大明山东麓,介于东经108°23′-108°52′,北纬23°12′-23°28′之间,西南毗武鸣区,南接宾阳县,东北邻来宾市兴宾区,西北连马山县,北靠忻城县。
2.历史沿革如下:唐朝武德四年(621年) 置方州(即南方州),析岭(领)方县地置无虞、上林、止戈、岭(领)方、琅玡、思干、贺水等县隶之。唐朝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方州为澄州(治所在今上林县城大丰镇) 。天宝元年(742年)改澄州为贺水郡,乾元元年(758年) 复为澄州,辖上林(治所在今澄泰乡古城村)、无虞(治所在今澄泰乡江那村)、止戈、贺水四县,州治设在上林县。贞观初隶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年) 上林县隶岭南西道邕管。北宋端拱二年(989年) 废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