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净利润暴跌28%,宣布裁员1万人;日产汽车,2019年第二季度销量下滑7.5%,营业利润暴跌70%,宣布裁员12500人;通用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8.7%,下调全年收益预期。
新能源那拨,也很惨。特斯拉自燃、蔚来自燃,中美两大新能源巨头累计烧钱近400亿元后,销量没打开,质量先趴下了。经济下行的尴尬节点,无论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车,大家都难逃一跌,奥迪壮士断腕,也是无奈之举。当然,除了外部原因,奥迪自身也出了大问题。比如形象老化。奥迪品牌历史久远,作为大众旗下高端豪华车,一直承载着对抗奔驰、宝马的使命。不幸的是,奥迪没打赢,打到中国,更是越走越偏。在中国,奥迪一度号称“官车”,够沉稳、够商务,贼受政府官员喜爱,但一直不合年轻人的时尚口味。很长一段时间里,奥迪在中国市场气势如虹,销量惊人,大部分订单源于政府采购。所以中国人喜欢说:当官开奥迪、老板坐奔驰、土豪开宝马。
如今,“官车”管控越来越严,各地政府已弃用奥迪,拥抱红旗、吉利等国产品牌。另一方面,在中国2.4亿保有车辆中国,本土品牌占了一半多。这意味着,便宜优惠的国产品牌,已经给BBA造成极大冲击。庙堂弃用,百姓不爱,奥迪还守着那副沉闷样,销量能不跌?这只是品牌失误,更严重的是口碑崩塌。2015年9月,美国环境保护署突然向大众集团发难,指控其尾气排放造假:大众汽车上被指安装了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以蒙混过检测。而大众汽车的真实尾气排放量,最高可达美国标准的40倍。此案涉及全球1000多万辆汽车,违规车型正是斯柯达、甲壳虫、高尔夫、奥迪、帕萨特这些畅销车。
消息一出,震惊全球,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众?滔天风浪中,大众股价暴跌,CEO引咎辞职,欧洲最大的汽车巨头,就此跌落神坛。但真正的惩罚,来自各国政府。截止2019年,大众被美国罚款近300亿美元(约2100多亿元),被德国罚款10亿欧元(约77亿元),其他各国也相继开出罚单。连环重罚,搞得大众元气大伤,在中国的扩张计划也被叫停。
风口浪尖上,奥迪竟然又搞骚操作:2018年,奥迪CEO被逮捕,理由是他试图隐瞒、销毁排放调查的相关证据......要知道,即便曝出惊天丑闻,大众依然是举足轻重的全球巨头,年收6500多亿,旗下坐拥奥迪、斯柯达、保时捷、宾利等品牌。犯下如此大错,却阻挠调查、销毁证据,这就是巨头的态度?奥迪这么干,无异于把大众的口碑放在火上烤。
因为汽车市场实在是竞争力太大了,所以他们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一定的开支。
我觉得裁员并不代表着这个企业就不好了,只能说明这是更加优化的做法。
主要是现在的汽车需求量不算很大,汽车的产能过剩了,汽车销售不出去,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员工了,裁员可以减少自己企业的负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