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之所以会频繁更换帝王是因为元朝的皇帝寿命都很短,而且元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加上权臣干预建储,导致只存在了98年的元朝频繁地更换了十一位皇帝。
其一、元朝皇帝的寿命普遍很短。
元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贪图享乐型的,不仅好美色,而且他们还有酗酒的习惯,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元朝皇帝活得年纪都不大。
元朝的这些皇帝除了忽必烈比较长寿,活到了八十岁,其余的皇帝都没有能活过四十岁就去世了,甚至元朝的武宗和文宗仅仅二十多岁就因为酒色纵欲而亡,这是元朝频繁更换帝王的原因之一。
其二、元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存在问题。
按照汉人的继承原则,皇位一般是嫡长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皇权的顺利交接,但是元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却是选择皇室成员中有能力的人来继承皇位。
这种继承制看起来很民主,但皇室内部成员中想要争权皇位的人太多,导致元朝宫廷政变频繁,他们为了皇权斗争的异常惨烈,元英宗就是在政变中被杀,元文宗为了皇位将自己的兄长明宗害死。
其三、元朝权臣干涉朝政。
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虽然他们骁勇善战,但是他们却不喜欢繁琐的政务,甚至没有上早朝的习惯,政事大多数都交给宰相去处理,长此以往造成宰相手中的权力过大,皇帝的权力也被架空。
丞相不仅利用手中的权力左右皇帝的废立,而且对于那些有主见、不愿意做傀儡的皇帝,宰相会联合其他的势力将皇帝废掉,重新拥立听话的皇帝,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元朝更换帝王的频率。
因为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人,他们只认强者不认地位,所以如果觉得皇帝不如自己,当然就要换一下。
游牧民族强者为王的特性导致,长期处于派系争权夺利之中,所以更换频繁。
元朝频繁更换帝王,体现出了蒙元政局之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