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大多数文学成就很高的诗人在仕途上都不得志?

2025-05-05 14:46: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因为文学成就比较高的文人都比较的孤傲、偏执,所以在当官的时候比较容易被同事排斥,再加上不会拍马屁,自然也不会受皇帝的宠爱,所以在政治方面的话不太容易得志。文学成就很高,并不代表情商很高,会看人眼色。所以,很多文学成就高的诗人在仕途上不是很得志。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是一个才情比较高的人,他的一生留下过很多精美的诗,以至于到现在,我们都比较崇拜这个大诗人。但是李白当官确实当的不怎么样,或者说他压根也不喜欢当官。还是跟他的性格比较有关系,他性格比较高冷和清高,那么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这种性格跟那样的环境是格格不入的。因为自己是一个高傲的人,那么肯定不会去做一些溜须拍马的事情,但是皇帝基本上都是喜欢听好话的,不太会喜欢一些正直的人。而且李白更加喜欢那种浪迹天涯的生活,我们从他很多的诗当中可以看出他的为人处世和他向往的生活,所以他的志向不在于当官,而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

这就像现在这个社会,有些人读书很好,才情很高,但是不适合当公务员。有些人就算做了一段时间的公务员,也发现这个职业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个样子,但是毕竟工作稳定,福利待遇挺好,就不轻易辞职。但是在那种工作环境,他们未必喜欢,只不过是为了生存。

我觉得这件事情是这样子的,有些人就是适合当官,有些人就是不适合当官,什么样的性格就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也可以运用到这件事情上面,在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