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 是一种中国古代气功功法。
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撰写的《夷坚乙志》中,具体内容,首见于臞仙《活人心法》,其歌诀及说明如下:
闭目真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浑,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子前午后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叩齿集神法:叩齿集神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双手击天鼓二十四。右法,先须闭目冥心,盘坐握固,静思。然后叩齿集神,次叉两手向项后,数九息,勿令耳闻。乃移手掩两耳,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
撼天柱法:左右手摇天柱,各二十四。右法,先须握固,乃摇头左右顾,肩膊随动,二十四;
舌搅漱咽法:左右舌搅上颚三十六,嗽三十六,分作三口,如硬物咽之。然后方得行火。右法,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颊,待津液生方漱之,至满口方咽之;
摩肾堂法:两手摩肾堂三十六,以数多更妙。右法,闭气搓手令热,摩后肾堂如数,毕,收手握固,再闭气,思用心火下烧丹田,觉极热,即止;
单关辘轳法:左右单关辘轳各三十六。右法,须俯首,摆撼左肩三十六次,右肩亦三十六次;
双关辘轳法:双关辘轳三十六。右法,两肩并摆撼至三十六数。想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后伸两脚;
托天按顶法:两手相搓,当呵五次,呵后叉手,托天按顶各九次。右法,叉手相交向上,拖空三次或九次;
钩攀法:以两手向前如钩,攀双脚心十二,再收足端坐。右法,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候口中津液生,再漱吞,一如前数。摆肩并身二十四,乃再转辘轳二十四次。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想时,口鼻皆闭气少顷。
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发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八段锦属于中国武术的一种,也有人认为是气功的一种。文八段为静坐服气之法,包括:一、叩齿集神,二、摇天柱,三、舌搅漱咽,四、摩肾堂,五、单开辘轳,六、左右辘轳,七、左右按顶,八、钩攀。此法与十二段锦同源异流。武八段:一、两手擎天理三焦,二、左右开弓似射雕;三、调理脾胃须单举,四、五劳七伤望后瞧,五、摇头摆尾除心火,六、背后七颠百病消,七、攒拳努目增气力,八、两手攀足固肾腰。
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操,分为八段,各有不同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