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6月,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教师胡敦复、平海澜、朱香晚、吴在渊、顾珊臣、郁少华、张季源、顾养吾、华绾言、周润初、赵师曾等11人,组织立达学社。旨在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社长胡敦复。同年11月,因不满清华学堂外国主事者的办学方式,相继来沪筹办学校。
1912年3月19日,立达学社同仁捐款在上海南市肇周路南阳里租屋,创办大同学院作为同仁讲学励志之所,以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宗旨。院长胡敦复,招收学生91人,立达学社同仁一年之内,将薪金全部捐纳作为办学之用。 1914年1月,大同学院迁入南车站路401号自建校舍上课,有学生126人。
1922年9月,大同学院立案,改称大同大学,有学生563人,增设大学别科。
1928年2月12日,立达学社会议决定:立达学社社长不得并任校长;校长不得并任立达学社社长。通过校董会组织大纲。拟聘校董:马相伯、吴稚晖、蔡孑民、胡孟喜、杨荫杭、张澹如、杨杏佛、陆伯鸿、赵晋卿、徐新六、张菊生。票选社员为校董:叶上之、平海澜、朱香晚、华绾言、吴在渊、胡刚复、胡宪生、曹惠群。推选曹惠群为校长。 1928年8月5日,立达学社票举朱香晚为社长。
大同在国内首倡男女同校同班,首先采用学分制,它还拥有现代中国最早的近代物理实验室,聘请了中国第一个留美的数学博士,先后培养出39名两院院士,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有1人为双院士)。
1930年,大同大学南车站路校址扩至110余亩,先后落成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科学实验室、学生宿舍等17座建筑,拥有运动场、绿地等,建筑颇具规模,图书仪器充实完备,学生人数近千人,教育事业大有发展。
大同大学于1928年开始创办附中。1932年2月6日,上海市教育局准予中学部立案,改称附属中学,除教室、宿舍分开外,行政和经费仍与大学统一办理,大学预科停办。
1935年,《三十年之上海教育》对大同大学的评价:该校办理,处处经济,绝不浪费。教员刻苦耐劳,精神贯注,学生朴素好学,教师辅导学生自动研究,尤为可贵。
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高昌庙江边码头一带,又炸毁南火车站,大同部分校舍被炸。1937年10月,华界沦陷,大同被迫从南市迁至租界,借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及位育小学继续上课。大同师生没有经济实力转移到后方,胡敦复只好率领部分师生留守孤岛上海,再次依靠立达学社社友员、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董事会的支持下,开始了第二次艰苦的创业历程,使“大同”获得了新生。
1938年9月,租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律师公会大厦为临时校舍。中学部979人,大学部850人。后大学部改借公共租界光夏中学校舍。1939年9月,新闸路新校舍建成,并附设附中二院(高中部),律师公会校址称附中一院(初中部)。
1942年,胡敦复继曹惠群任附中校长。
1946年11月,原上海南市大同校舍修复部分竣工,附中一院移回南车站路,即今上海市大同中学,大学部和附中二院(今上海市五四中学)仍留新闸路。
1945年11月,校长胡敦复辞职,校董会推胡刚复为校长。胡刚复于1945年11月3日由渝飞沪到校视事。
1949年10月 校长胡刚复北上,由平海澜担任代理校长。
1951年2月 中共蓬莱区委调闻人馨来校任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师。
1952年10月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工学院相关科系分别并入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文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取消大同大学建制。
1949年,大同大学的创建人、两度出任校长长达20余年的胡敦复已过花甲之年,在上海解放前夕应儿子之邀去台湾休养,后接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之聘出任客座教授,1962年在该校退休。晚年的胡校长,力图在台湾和美国恢复大同大学,但始终未果。1978年12月1日,他带着“淡淡的遗憾”,平静地离开了人世,终年92岁,安葬在西雅图华兴利长青公墓。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曾有人看见,他独自坐在正午的窗前,拿着一张大同创办初期教工合影的黑白照片,用手指摩挲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