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是什么意思?“斯人已逝”中的“斯人”指的什么?

2025-04-06 21:34: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斯人已逝的意思:是中文里委婉的修辞手法,用于表示一个人已经死掉了。

斯人:指的是那个过去的人。

化用孔子“逝者如斯夫”。出自: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扩展资料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