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红麻变种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2025-04-08 21:05: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根据Howard.A.和Howard.G.L.C.的红麻分类方法,红麻各变种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叶型、茎色和叶柄上(均属单基因差异),变种间杂交坐果率和结实率完全正常。野生红麻中有一些类型的苞片形状、萼片长短、花及叶片大小和形态等性状均与栽培类型有明显差异。从杂交亲和性看,它们与栽培类型杂交的坐果率和结实率明显低于栽培品种间杂交,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距离。野生红麻与栽培品种杂交,均可获得杂交种子,具有一定的亲和性。H075和H094等与栽培品种杂交,坐果率为35%~50%,平均每个蒴果结实率为3.2%~17%,而栽培品种间杂交(722×青皮3号)的坐果率和结实率分别为69%和30%。可见,野生红麻与栽培红麻间存在一定的遗传隔离(李爱青、粟建光等,1993)。大部分野生红麻在分类上无法归入Howard.A.和Howard.G..L.C.划分的5个变种内。因此,在分类上它们应该属于高一级层次。这也表明红麻的分类不仅有变种,还应该存在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