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今天,民政部举行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婚姻登记管理、残疾人福利等社会事务领域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据介绍,我国近6年结婚率连年下降,去年全国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415.4万对。
“不能将‘离结比’等同于‘离婚率’”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会上强调,“以2018年为例,全国结婚登记1010.8万对,离婚总对数是446.1万对,离婚率是3.2‰。如简单按照离婚量除以结婚量计算所谓‘离结比’则高达44.1%,这是不科学的。”
去年全国结婚登记947.1万对 离婚415.4万对
据悉,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补发结婚证和离婚证书403.4万对。2019年的结婚率和离婚率尚在统计当中,以正式公布数据为准。会上,王金华提示,不能将“离结比”等同于“离婚率”。中国的离婚率统计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具体统计办法是:某年的离婚率=某年离婚对数/某年的平均人口数×1000‰。以2018年为例,全国结婚登记1010.8万对,离婚总对数是446.1万对,离婚率是3.2‰。
会上提到,2014年起,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民政部二级巡视员杨宗涛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适婚人口总数下降。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人口数量减少,这是当前结婚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二是不少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社会包容度也在提高。三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相当一部分适婚人口没有结婚。对此杨宗涛表示,结婚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民政部和各级民政部门将完善相关社会政策,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积极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