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特产
1.德化瓷器
德化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宋代,德化瓷器就远销海外。明代德化烧制的白瓷,通体透明,宛仿象牙,称为“象牙白”。德化瓷器的品种有:建白瓷、高白瓷、普白瓷和新开发的宝石黄、建红瓷、朱玉瓷、紫砂陶、开片釉、银丝釉、各种色釉等。主要产品有各式中西餐具、茶具、酒具等日用细瓷和各种传统人物、动物瓷雕以及花瓶、花盆、灯具等艺术陈设瓷三大类数千种。
2.惠安石雕
惠安素称“石雕之乡”,历史悠久。台北龙山寺的大龙柱、鼓山涌泉寺的青石建筑、南京中山陵前的华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石柱,都是惠安石雕艺人的杰作。惠安石雕主要原料是青石、花岗岩等,产品有圆雕、浮雕、影雕、碑石四大类近200个品种。
3.永春纸织画
永春纸织画是永春县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经过裱褙后的纸织的图画。永春纸织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从人物、故事到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4.木偶头
泉州木偶头艺术饮誉全球。木偶头的雕刻以江加走大师的制品为极品,其遗作280多种,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管。艺术名师辈出,现有面谱达300多种,造型优美,彩绘生动,性格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色彩。
5.安溪乌龙茶
安溪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是一种“半发酵”茶,兼有红茶之甘醇、绿茶之清,含特有的自然芳香。它既是一种珍贵的饮料,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铁观音为乌龙茶极品,茶味甘醇鲜美,饮后唇齿留香,喉底回甘悠长,深受广大茶商和消费者的赞赏。
6.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又名乌醋,为全国四大名醋之一。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间即开始酿造老醋。其酿造技术独特,选用优质糯米、高级红曲、特等芝麻、白糖等为原料,是质地优良的调味品,并具开脾健胃、祛湿杀菌之功能。
7.漆篮
漆篮是永春传统家庭实用工艺品,源于明正德年间,用竹蔑、桐油灰、夏布、生漆、冬粉等20多种原料,经过3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漆篮造型美观,装饰华丽,坚固耐用,不褪色变形,耐酸耐碱耐烧烫,独具风格,品种分圣篮、格篮、扁篮和漆盘四大类,既是工艺品,又作生活用具。产品曾到意大利、波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展出,行销海内外。
8.清源茶饼
清源茶饼采用中药材配合名茶精制而成,已有百余年历史。它具有开胃、健脾、消食、提神、醒脑之功效,可作药用,可当茶饮,气味芬芳,老幼皆宜,存储越久,品质越佳,为闽南及南洋一带人们所珍爱。
9.老范志万应神曲
老范志万应神曲,系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由名医吴亦飞秘方炮制而成,取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志命名。神曲以谷物、豆类为主要原料,配入50多种中药材,经过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处方与生产工艺有其独到之处,具有调胃、健脾、消食等功能。
10.红膏蟹
红膏蟹主要产地为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位于晋江和洛阳交汇入海处,淡水与咸水交融,很适合蟹的生长。石湖蟹健壮肥美,营养丰富,浑身膏红,故名“红膏蟹”。食用时,既可整只放在锅里清炖;也可切成段,用葱油,掺些豆油、酱醋煎煮;也可选其肉、取其膏配料煎炒。不论何种煮法,都是良好补品。
11.柿饼
安溪柿饼驰名海外。安溪盛产柿果,被誉为“柿乡”。柿子经加工、晒干后制成柿饼,饼质柔软香甜,富有营养。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
12.食珍糕
食珍糕,又名“橘红糕”,外观光滑如玉,润泽细腻,入口松软耐嚼,清香爽口。制作方法简单,先将糯米泡透、晾干,磨成粉末,入锅蒸熟后放进白糖液和少量金橘皮,细揉均匀,再用旺火蒸熟,然后切块。产品畅销海内外。
泉州概况
泉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现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及金门县(待统一)和泉港区、清蒙管委会。全市人口728.07万,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泉州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全市通行闽南方言。
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近几年来,来泉州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投资经商、旅游观光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旅外乡亲热心桑梓建设,对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泉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唐代至元朝,泉州"刺桐港"一直是中国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泉州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全市现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0多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34处。
泉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体改委批准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闯出一条以市场调节、外向型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速度超过18%,200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4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福建省九地市之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额约占福建省的四分之一,石狮、晋江、南安三个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目前,泉州市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
泉州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日臻完善,,被评为全国首批"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目前,全市已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泉州至厦门、福州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漳(平)泉(州)肖(厝)铁路已投入营运;泉州晋江机场1996年正式通航,现已开通十几条内地航线和香港、马尼拉包机。泉州港已跨人全国大型港口行列,现有港口码头泊位38个(其中国家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8个),年吞吐能力1600万吨。电力建设走在福建省前列,形成了较完善、配套的供电网络,年用电量达60亿度。通信事业居全国地级城市先进行列,全市程控电话和无线容量都超过100万门,移动电话交换容量100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泉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膺"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并连续三次摘取"全国双拥模范城"桂冠。
当前,泉州正以建设经济发达、政洽清正、民生宽裕、社会稳定的新侨乡和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为目标,昂首跨进新世纪。
自然资源
水资源:泉州常年雨量充沛,水资源相当丰富。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公里,地下水资源有10亿立方米,可利用的地下水0.76亿立方米。
光热资源: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
土地资源;泉州市拥有土地1354万亩,其中中山地占23%,低山地占27.5%,丘陵占28.5%,平原占21%;境内山地1000多万亩,农耕地200多万亩,其中一、二级耕地分别占9.36%和1L1%。
海洋资源:泉州海域面积大约为3180平方公里,主要盛产生物有500多种,包括鱼类115种,虾类10多种,贝类20多种,藻类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
森林资源:泉州市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林业用地102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62.4%,林木蓄积量达181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3.75%,绿化程度为58.1%。森林植物种类达174科、599属、1127种,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
矿产资源:泉州矿产资源丰富,全市矿产地有130多处,主要有锰、煤、铁、金、花岗岩、高岭土、矿泉水等20多钟。
旅游资源: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开元寺、老君岩、洛阳桥、清净寺等闻名海内外历史遗迹。
主要荣誉称号
泉州市:全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优秀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晋江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百强县 (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省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中国鞋都。
石狮市:全国卫生城市。
南安市:全国龙眼生产基地;全国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中国建材之乡。
惠安县:石雕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县。
安溪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永春县:中国芦柑之乡;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
德化县:中国陶瓷之乡。
我推荐洛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