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怎样整枝打杈

2024-11-18 04:23: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番茄杂交如下:
一、番茄果实前期杂交。
1.在结果初期,尽量不要把番茄的叉子全部打掉。需要形成一定面积的枝叶才能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花芽分化也是好的。因为在植物前期,主要目的是培育健壮的植物,促进花芽分化。如果过早过叉,会严重限制蔬菜后期的生长发育,比如果实第一穗不够长,容易出现青皮果,植株早衰。
2.植物的慢苗期和开花期不要急着抹叉。必须促进地上生长和根系发育。果实进入快速膨大阶段后,及时擦掉叉子。
3.等侧枝长到十厘米再弹。留2厘米防止感染。下午太阳下山的时候不要打,早上也不要打太早,防止伤口感染。
二、番茄杂交法
1.主要是在树干高度差多的时候把树干顶端的芽全部掐掉,这样就不会再长高了。当然,对于无用的侧枝和足够高的侧枝,顶芽也要掐掉。
2、番茄单、双头修剪法。即每株留1-2头,其他枝条长到10cm时全部折断。早熟品种(自封顶品种除外)可留3-4穗,中晚熟品种根据需要可留6-10穗。这样就长不下去了,营养留作开花结果。
3.番茄要根据品种、种植密度、有无架栽培等来点。在生长品种有限、无框栽培的情况下,每株长到30cm高时,留2~3片枝,主枝留2片叶至第3朵花出现,1朵花后侧枝留2片叶。
4.如果无限制生长的品种有支架栽培,一般采用单杆整形和双杆整形两种。单杆整形是只留下主枝,去掉所有侧枝,双杆整形留下一个主枝和一个侧枝。

回答2:

一、首先整枝的妙招:

1、单杆式整枝每株只留一条主茎,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使养分集中供给主茎,果实大,此法适于肥水充足、密植条件下采用。

2、一杆半整枝在单杆整枝基础上,保留主杆第一花序下面的一个侧枝,结1-2台果后摘心,此法能提高早期产量。

3、双杆整枝保留主茎,再留一条第一花序下叶腋抽生的侧枝,任其生长形成双杆,其余侧枝全部摘除,此法应适当放宽株行距,或者在肥力不足、亩株数不足及缺塘时可采用此法。

4、自封顶型的番茄不宜采用单双杆整枝,但也不能任其自由生长,应将过密侧枝摘除。如前述侧根与侧枝的发生有同伸关系,为了使侧根能顺利发生与伸展,侧枝不宜过早摘除,应在侧芽长至7-8厘米时摘除。

5、番茄生长后期,枝叶繁茂,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导致病害,应及时疏除下部老叶、黄叶、病叶和密叶。

二、整枝打杈三大注意:

1、把握好打杈时间在1天中,最好选择晴天高温时段进行打杈。早晨打杈产生伤流过大,造成养分的流失;中午温度高,打杈后伤口愈合快,且伤流少;如果下午4点钟以后打杈,夜间结露易使伤口受到病菌侵染。

2、做好消毒工作打杈前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因人手特别是吸烟者的手往往带有烟草花叶病毒及其他有害菌,如消毒不彻底极易引起大面积感染。

所以,在进行操作前,人手、剪刀要用肥皂水或消毒剂充分清洗。在打杈时,要有选择性。即先打健壮无病的植株,后打感病的植株,打下来的残体要集中堆放,然后清理深埋,切忌随手乱扔。

3、适当留茬很多菜农在打杈时将杈从基部全部抹去。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一旦发生病菌侵染,病菌很快沿伤口传至主干,且创伤大,不利伤口愈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打杈时在杈基部留1-2厘米高的茬,既可有效阻止病菌从伤口侵入主干,又能使创面变小,有利伤口愈合。

扩展资料

西红柿种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当严苛

1、温度

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提高土温不仅能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生长发育加速,产量增高。

2、光照

番茄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70000lx,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

3、水分

番茄既需要较多的水分,但又不必经常大量的灌溉,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空气湿度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严重。

5、土壤及营养

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土壤酸碱度以pH6~7为宜,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应进行改良。

回答3:

专家解答

番茄植株进行整枝打杈可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减少养分的消耗,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番茄的整枝方式主要有单干、双干或多干三种方法。

(1)单干整枝在整枝时如果把所有侧枝摘除,只留主蔓即称单干整枝。单干整枝适于早熟密植栽培,单株结果少、果大,且提早上市,早期产量高,但需苗量大,架材多,成本较高。栽培时留果穗数不宜过多,一般3~4个花序后摘心。摘心时间一般在采收结束前30~40天。摘心时在花序以上保留2~3片叶(图7)。如果留果穗数过多,后期植株生长势弱,容易出现脱肥的现象,而且植株容易早衰。

图7单干整枝

目前生产上对此法进行改进,可以留8~10穗果,即形成了连续摘心整枝,把第一花穗下第一侧枝及以下所有侧枝全部摘除,等植株出现第二花序后,留第二花序下面的一个侧枝代替主干继续向上延伸,第二花序上方留2~3片真叶后摘心。当此侧枝又出现2个花序后,在此侧枝上选最后一个侧芽代替侧枝继续向上延伸、摘心,如此反复达到要求高度,或留够所要求的花穗数(图8)。还一种改良整枝方式是改良单干整枝法(图9),采用单干整枝,当番茄长出3~4个花穗时,在其上面留2片叶摘心,作为第一个基本枝。保留植株最上部两片叶腋内的一个侧枝,放开生长的侧枝当长出3~4个花序时,在最上部花穗上方留两片叶进行摘心,作为第二基本枝。然后按同样方法培养第三基本枝、第四基本枝。这种整枝方法一般可结10~12穗果。整枝应注意番茄地上部和根系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过早整枝会影响根系生长。因此打杈不可过早,第一花穗下部的腋芽应在腋芽长至3厘米长时进行。采用单干连续整枝时,首先要保证肥水充足,必须注意上部侧枝的选留和培养,防止造成下部的都打去了,而上部的最终培养不出。打杈时,要求不留桩,不能带掉主轴上过多的皮,要尽可能减少伤口面,一般不用剪刀等工具,因剪刀容易传染病毒。整枝、打杈应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这时温度高,伤口易愈合。采用连续摘心整枝时,应及早进行,这样伤口小,易愈合。在整枝时,对有病毒症状的植株应单独进行,避免人为传播疾病。

图8多穗单干整枝方法1

图9多穗单干整枝方法2

(2)双干整枝留主蔓及第一花序以下1个侧蔓即成双干整枝。还有一干半整枝法,这种整枝的方法就是前期留主蔓及第一侧蔓,等结2~3穗果后将侧蔓顶芽摘除,保留主蔓。双干整枝单株产量高,但株数少,早期产量及总产量较低,适于夏秋干旱季节与山区栽培,省苗、省架材、成本低(图10)。

图10双干整枝

(3)多干整枝就是留3~4个强健侧枝,共同作为结果枝。这种方法不常用,多为早熟栽培或采种时选用。

提示板

整枝方式和栽培目的紧密相关,早熟栽培前期留果数多,结果集中,上市时间早,短期栽培多采用单干整枝,留3~4穗果,果个大,可陆续上市;晚熟长期栽培多是连续留果,栽培时间长,供应期长。

回答4:

番茄生产采用的整枝方法主要有4种。

①单秆整枝:只留主枝,把所有的侧枝陆续全部摘除。此种整枝方式的单株结果数减少,但单果重增大,早熟性好,前期产量高,缺点是植株易早衰,果实商品性一般。适合早熟密植矮架栽培和无限生长型品种。

②双秆整枝:除主枝外,再留第1花序下生长出来的第1侧枝,其他侧枝全部摘除,让选留的侧枝和主枝同时生长。这种整枝方式可以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单株产量,但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及单果重均不及单秆整枝。此整枝方式适用于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和植株生长势较强的品种。

③一秆半整枝:除主茎外,保留第1花序下方的第1侧枝侧枝坐1穗果后,果穗上方留2片叶摘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这种整枝方式的总产量比单秆整枝高,有限生长型的品种多采用此法整枝。

④改良单秆整枝:除主枝外,保留主茎第1花序下方的第1侧枝,但不坐果,保留侧枝上1~2片叶后摘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用这种方式整枝,植株发育好,叶面积系数大,根系不易早衰,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商品性状好,单果重大,前期产量比单秆整枝和一秆半整枝高,总产量比单秆整枝高。

【提示】生产上为促早熟栽培,露地栽培番茄常采用单秆整日枝法,留3~4穗果后打顶,以集中养分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商品性。

番茄打杈操作不可过早或过迟,因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过早摘除腋芽会影响根系正常生长,过迟则造成营养损耗和器官养分竞争。一般掌握在侧芽长至6-7cm时摘除较为合适。

整枝打杈须知

①整枝打杈应在晴天上午10:00~下午3:00进行,此时间段温度高,湿度小,伤口易愈合

②打杈时不宜用剪刀等工具,以免传染病毒,可用手工操作。

③整枝时对发生病毒病的植株应单独进行,避免人为传播。

④伤口愈合后要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病。

回答5:

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健组织界线分明。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条状病斑,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枯死。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是该病发生的适宜条件。保护地一般从12月至翌年5月易发病。病菌借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沾花是主要的人为传播途径,病菌从伤口、衰老器官等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开花期是侵染高峰期。
3.防治方法 生态防治。保护地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
加强栽培管理,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
药剂防治, 重点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用药。
①移栽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幼苗。
②沾花药。定植后结合沾花施药,即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2%~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近几年来单用“保果灵1号”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即每克兑热水0.5升充分搅拌,冷却后沾花。
③催果药。在浇催果水前或初发病时施药。
④喷雾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4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⑤烟雾施药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3%噻菌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⑥粉尘施药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用丰收5型或10型喷粉器喷粉,每7~10天用一次,连施2~3次。
二、番茄晚疫病
1.症状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
幼苗感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霉层。幼茎基部发病,形成水渍状缢缩,幼苗萎蔫或倒伏。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形成暗绿色水浸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腐烂,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蔫。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迅速腐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致病疫霉真菌浸染引起。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利于发生和流行。当叶片上有水滴存在时,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温度在20~23℃时菌丝生长最快。是否发病与流行,决定水滴或水膜的存在。偏施氮肥、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均易于该病发生。病菌经气流、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该病为多次重复浸染的流行性病害。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如中蔬4号、5号、强丰、佳粉、中杂4号等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肥水管理,晴天浇水并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浇灌后适时通风,施足底肥,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中心病株。
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良好。
①喷雾施药.可选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杜邦克露)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②粉尘施药。可选用5%霜脲锰锌粉尘剂每亩每1公斤、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于傍晚棚室封棚前施药,过夜即可。7~8天一次,连续3~4次。
③烟雾施药。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亩次,傍晚施药,封闭棚室。
④灌根施药。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株灌药液300克左右即可。
三、番茄叶霉病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果、花。 叶片被害时叶背面出现不规划或椭圆形淡黄或淡绿色的褪绿斑,初生白色霉层,后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叶片正面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而死亡。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果实染病,从蒂部向四周扩展,果面形成黑色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花黄枝孢菌属真菌侵染所致。一般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菌侵染和病害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但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的因素。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入。
3.防治方法 合理安排轮作。安排与瓜类或其他蔬菜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 温室消毒。栽苗前按每110平方米用硫磺粉0.25公斤的剂量和0.50公斤的锯末混合,用点燃薰闷一夜的办法进行杀菌处理,过一天以后再进行栽苗,或用45%百菌清烟剂按每110平方米用0.25公斤的剂量薰闷一昼夜的办法进行室内和表土消毒。
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时间,采取两小时左右的30~33℃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生态防治。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连阴雨天和发病后控制灌水。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
药剂防治。
①喷雾施药。初见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药液全面防治,要注意叶背面的防治。可用2%Bo-10(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夜、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每7~8天一次,连喷2~3次。
②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傍晚时喷撒粉尘剂或释放烟雾剂防治。常用的有5%加瑞农粉尘剂、5%百菌清粉尘剂、7%叶面净粉尘剂、10%敌托粉尘剂等,每亩每次1公斤,7~8天一次;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300克。
四、番茄早疫病
1.症状 苗期生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片发病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病叶一般由植株下部向上发展,严重时中片脱落。茎部病斑多着生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茄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从气孔、伤口表皮直接侵入发病。病菌生长适温26~28℃,一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发病流行速度快。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灌水追肥要及时。选择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合理密植。
生态防治。调整好棚室内温湿度,特别是早春番茄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室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
药剂防治。粉尘施药,于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每9天一次,连喷3~4次;烟雾施药,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200~250克;喷雾施药,可选用50%农利灵湿性粉剂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番茄病毒病
1.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 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多呈花脸状。
蕨叶型。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瓣增大,形成“巨花”。植株不同程度矮化。
条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果实上多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但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到茎和果肉内部,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一般春季大棚番茄前期该病较轻, 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棚室昼夜温差小,播期早,定植苗龄大,均可加重病毒病的为害。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生长势弱,重茬等,均易引起病毒病的发生。传播途径是通过摩擦、打杈、绑架等作业时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冬春茬可行选用佳粉1号、苏抗5、8、9号、西粉3号、早丰等。
秋延后栽培可选用强丰、中蔬4、5号、毛粉802、佳粉10、15号等。
②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种子应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处理可在播前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后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冼干净后催芽播种。
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培育无病壮苗、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
及时防治蚜虫。
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2000~2500倍液、0.4%杀蚜素水剂200~400倍液。
生物制剂防治。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NS-83增抗剂100倍液,能增强番茄耐病性,又可提高产量。同时还可用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六、番茄生理性病害
(一)番茄脐腐病
1.症状 青果最易发病。病斑发生在果实顶端脐部,即花器残余部位及其附近,故称脐腐病。病部初期呈水浸状暗绿色,发病部位的果肉组织崩溃收缩呈显著扁平状。受害果实的健全部位提前变红。病部在潮湿条件下,往往被腐生菌侵染,在病斑上产生墨绿色、黑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
2.发病条件 番茄的幼果和未成熟绿果容易发病,果实成熟后一般不发病。
在多雨季节过后接着干旱,或前期灌水过多、后期不灌水,植株骤然遭受干旱的情况下常严重发病。番茄根系发育不良,或根部受伤,不能正常吸收水分,也易诱发脐腐病。如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或施肥过浓引起烧根,从而影响水分的正常吸收,发病常严重。砂质土壤或粘重土壤,会使土壤中水分变化过大,土壤碱性过重,影响根系吸水能力,均易发病。
3.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保证植株水分的均匀供应,特别在初夏温度急剧上升时,须注意掌握水分的供应,田间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选择保肥水力强、土层深厚的砂壤土种番茄。对土壤过粘或含砂过多,应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等,改良土壤性状,增强其保肥水能力。
合理施肥。避免使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或施用肥料浓度过高,烧伤根系。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勿过多偏施氮肥。在番茄开始座果后30天内,适当增施钙素肥料,可用1%过磷酸钙、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进行根外追肥,从初花期开始喷1次,隔15天再喷1次,能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二)番茄筋腐病 番茄筋腐病,是保护地番茄栽培中常发生的生理病害,病果率可达20%~35%。
1.症状 番茄筋腐病是一种危害果实的生理性病害,主要症状是果实着色不匀,横切后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发病较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外形虽没有变化,但维管束变褐部位不转红。发病较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呈黑褐色,病果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果实表面呈明显的红绿不均,严重时发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变硬。除轻微发病的果实外,均无商品价值。发病植株的茎、叶没有明显症状。
番茄筋腐病的发病时期,由于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所差别。越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二、第三穗果大量发生,冬春栽培的番茄多在第一、第二穗果大量发生。病果在转红期暴露病症。
2.发病原因和条件 主要是日照不足、低温、多肥、过湿、缺钾、地下水位高、土壤板结等因素造成的。
3.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目前“西粉三号”和“早丰”病果率较低,可作为重发地区的主栽品种,但在不同地区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注意轮作换茬。大棚栽培作物种类较少,轮作换茬比较困难,对于轮作换茬一般也不重视。重发病大棚实行轮作换茬尤为必要,以利于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状态。
提高管理水平。保护地蕃茄栽培,要避免光照不足、多肥、土壤供氧不足等现象。要注意改善光照条件,增加保护地覆盖材料的透光率。
幼苗定植不要过密和生长不要过于繁茂,冬春茬栽培苗龄不小于60天。适量施用化肥,氮、磷、钾肥配合适当,避免偏施氮肥,尤其注意不要过量施用氨态氮肥。增施钾肥,多施用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排水能力和通透性。适当灌水,一次不要灌水过多,保持土壤适宜湿度。雨后注意排水。
果实坐果后,15~2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复合微肥,连施2~3次。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最大限度提高光合作用。
(三)番茄空洞果
1.症状 在果肉部与果腔部之间出现空隙。程度轻的空洞果尚可有商品性,程度重的无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 要尽可能地多供应同化养分,使果实得到充足的营养,减少空洞果的发生。
花蕾易脱落的苗,一般根部的发育较差,根的数量也少,同化作用较弱,使用生长激素促使坐果,容易产生空洞果。如果减少坐果数,空洞果的发生将会减少。
植株具有好的花芽,由于移植时受伤,形成老化苗,在大田定植根系发育不好,容易引起叶的老化,同化作用减弱。要根据植株的生长势,按比例地坐果,并促使果实慢慢地膨大,供给充足的养分,减少空洞果的发生。
叶面积少的时候,第一花序大量坐果,植株底部的果实,所需的同化养分是由全株供给的,空洞果较少。但上部果实得到的同化养分就少了,就会形成空洞果。同化养分不足时,果实就不能很好地膨大,养分极少时就根本不能坐果。
在同一花序中,从第一朵花到第五、六朵花的开花时间不集中,就会引起果实间对同化养分的争夺, 迟开花的果就会形成空洞果,因此在同一花序上,要所同时开花的3~4朵花一起用生长刺激素处理。
土壤中氮肥多、水分多、夜间温度高的时候,开花日期容易不齐。相反,在土壤稍微干燥、夜间温度又低时,开花较整齐。夜间温度高,特别是施了氮肥和浇了水时,同化养分大都分配给植株,而果实却分配得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行摘心。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为了要增大叶面积,可摘掉一部分果实来增加叶片数,以使同化养分增加,防止空洞果的出现。
少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坐果,以人工授粉为主,辅以用生长调节剂。在保证一定坐果数的情况下减少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次数,减少进入植物体内的生长调节剂的量,最好不用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来处理未成熟的花朵。
(四)番茄裂果
1.症状 成熟时,在果蒂附近发生放射状的裂痕,为放射性裂果。在果肩部出现同心状的龟裂,为同心状裂果,很多裂果是两种裂果现象同时出现的混合型裂果,从栽培类型来说,夏天露地栽培的番茄和秋季塑料薄膜温室栽培的番茄裂果发生较多。高温干燥时期也易发生。
2.防治方法 预防裂果的方法,主要是防止果实的老化,以及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水分含量的急剧增加。避免雨水与果面的直接接触也是很重要的。
果皮的老化是由日光直射果皮引起的。番茄坐果后的叶片可对果实起到遮荫保护的作用。如果阳光很强,也可在花序上用报纸做成纸筒套在花序上。在果实的上方如能有大的叶片把果实遮住,防病效果较好。在摘心栽培中,对一些上部果实和叶片较小的品种要多加注意,及时采取防止裂果的措施。
土壤中钙和硼含量少也易引起果皮的老化。应充分供应钙肥和钾肥,并使植株很好 吸收。
在干燥情况下,钙的吸收变差,在多肥多钾的情况下,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要注意土壤深耕并施上适当数量的基肥,使根能充分地生长,很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另外,要注意经济灌水,避免干旱后下雨造成土壤中水分的急剧增加。加强土壤管理,使根能向深部扩伸。
(五)番茄日烧病
1.症状 田间多见日烧病发生于果实上,形成日烧果。多是膨大期绿果出现日烧。果实的向阳面出现大块褪绿变白的病斑,与周围健全组织界限比较明显,病斑部后期变干、革质状、变薄、组织坏死。有时叶片也可出现日烧,初期叶的一部分褪绿,以后变成漂白状,最后变黄枯死。
2.防治方法 注意合理密植,适时、适度整枝打杈,使茎叶相互掩蔽,果实不受阳光直射。 注意作物行向,一般南北行向日烧病发病较轻。
温室、大棚温度过高时,及时通风、促使叶面果面温度下降,或及时灌水,降低植株体温。 阳光过强时,可隔畦覆盖帘子或覆盖遮阳网。喷施85%比久 (B9) 可溶性水剂2000~3000ppm,或0.1%硫酸锌或者硫酸铜,增加番茄抗日烧能力。
(六)番茄2,4-D药害
1.症状 2,4-D药害可表现在叶片和果实上。叶片药害表现为叶片下弯、僵硬、细长,小叶不能展开,纵向皱缩,叶缘扭曲畸形。似病毒病症状。果实药害表现为果实畸形,最常见的为乳突脐果。
2.防治方法 严格掌握2,4-D合理使用浓度。随气温增高,使用的深度要随之变化。以日光温室春番茄为例,通常第一花序采用2,4-D合理使用浓度。随气温增高,使用的浓度是20PPm,第二花序为15ppm,第三花序为10ppm。
蘸花要做好标记,杜绝重复蘸花,以免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蘸花时应精心操作,防止2,4-D蘸、滴
到嫩枝或嫩叶上。严禁喷洒。
田间花数量较大时,可改用防落素25~40ppm喷花。
自己慢慢看去吧!!以上全部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