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的史书记载

2025-02-24 11:58: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而耒耜的发明和五谷的种植在考古中均得到证实。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一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等。随州市冷坡垭,天门石家河,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均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这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更是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发展奠定了原始社会物质文化的基础,更是我们研究炎帝神农文化内涵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