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冰心是什么意思

2025-02-22 14:14:0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出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释: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本诗是作者任江宁丞时送别朋友辛渐乘舟去洛阳而作,表明了自己为官的清廉无私。作者对辛渐说,你到洛阳之后,假如故亲旧友问起我时,你就说“一片冰心在玉壶”就好了。鲍照《代白头吟》中有“清如玉壶冰”句。“玉壶”是晶莹粹白的,“冰”是纯净明彻的。“玉壶冰”比凭借品纯洁、高尚,后用以比喻为官清廉端方。当时王昌龄被贬官,但他自认可是无罪的,在亲朋面前是问心无愧的。所以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自白于人。诗转用了一个引语,不仅文字简练,而且非常含蓄,意味深长。 作者:王昌龄(约697—约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末贬江宁丞,继贬龙标尉,因有王江宁、王龙标之称。长于七言绝句,多写边疆诗,极为雄健奔放,脍炙人口。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有《王昌龄集》。

回答2:

出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释: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本诗是作者任江宁丞时送别朋友辛渐乘舟去洛阳而作,表明了自己为官的清廉无私。作者对辛渐说,你到洛阳之后,假如故亲旧友问起我时,你就说“一片冰心在玉壶”就好了。鲍照《代白头吟》中有“清如玉壶冰”句。“玉壶”是晶莹粹白的,“冰”是纯净明彻的。“玉壶冰”比凭借品纯洁、高尚,后用以比喻为官清廉端方。当时王昌龄被贬官,但他自认可是无罪的,在亲朋面前是问心无愧的。所以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自白于人。诗转用了一个引语,不仅文字简练,而且非常含蓄,意味深长。 作者:王昌龄(约697—约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末贬江宁丞,继贬龙标尉,因有王江宁、王龙标之称。长于七言绝句,多写边疆诗,极为雄健奔放,脍炙人口。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有《王昌龄集》。

回答3:

赏释: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本诗是作者任江宁丞时送别朋友辛渐乘舟去洛阳而作,表明了自己为官的清廉无私。作者对辛渐说,你到洛阳之后,假如故亲旧友问起我时,你就说“一片冰心在玉壶”就好了。鲍照《代白头吟》中有“清如玉壶冰”句。“玉壶”是晶莹粹白的,“冰”是纯净明彻的。“玉壶冰”比凭借品纯洁、高尚,后用以比喻为官清廉端方。当时王昌龄被贬官,但他自认可是无罪的,在亲朋面前是问心无愧的。所以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自白于人。诗转用了一个引语,不仅文字简练,而且非常含蓄,意味深长。 作者:王昌龄(约697—约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末贬江宁丞,继贬龙标尉,因有王江宁、王龙标之称。长于七言绝句,多写边疆诗,极为雄健奔放,脍炙人口。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有《王昌龄集》。

回答4: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第一首,写的是诗人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回答5: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