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
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给以书,遂成大学。
【翻译】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
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
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佣人,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
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
衡成了大学问家。
【人物简介】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
读事迹名世。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
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典故】
凿壁偷光 zao bì tōu guāng
释义: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近义词】
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释义: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
光读书。家境贫穷,勤学苦读。后比喻人勤学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