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哭到抽搐的日式催泪弹,《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真的是这样的剧情吗?

2025-04-08 08:38:2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用喜剧的手法来拍一部悲剧,你会发现最后笑得前仰后合,而眼里却挂满了泪水。
这句话意思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导演中岛哲也在《下妻物语》之后导演的一部荒诞喜剧色彩风的“丧”电影。电影里充斥着嘻嘻哈哈欢天喜地的歌舞,不管是松子的衣服还是场景布置都用高饱和度的三元色彩搭配,像极了过年前挂满彩灯的小商品市场。

回答2: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导演技巧的艺术性和所表达的内容艺术性方面,双双达到巅峰。“生而为人,对不起”是松子对自己失望又无力改变自己的深深的自责,这是人到死都没有力量的表现。

生活好像真的是这样。每当自己以为真的走到绝路,又再给机会,可等真的想再要机会,给的却是绝路了。

松子一生飞蛾扑火,只为弥补童年父亲亏欠的一个微笑。不同情松子,她一生的悲剧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理解为什么活到最后都认识不到自己性格的缺陷,甘心活在负能量当中。

兜兜转转遇上当年包庇的学生,原以为能相伴到老,没曾想学生入狱,出狱后也与松子分手,最后松子一人寡居到53岁,变成一个住在垃圾屋里的又肥又脏的老太婆,死于小混混的乱棍之下。

看这剧情已经觉得非常悲惨了,整部电影却用了类似于温暖童话的暖色调,和歌舞幻想的形式。

回答3: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由同名小说改编,中岛哲也执导,中谷美纪、瑛太等主演,日本东宝映画于2006年发行的剧情歌舞片。就像电影名称所表达的一样,影片讲述了女主角松子一生追求爱、追求幸福美满的家庭而不得的故事。电影的主题是致郁的,但却采用了所谓“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全片配色鲜艳,洋溢着活力,而鲜艳的色彩让影片抑郁的基调更加深刻,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年幼时松子得不到父亲的偏爱,常被冷落在一旁,便用扮鬼脸的方式来淘父亲欢心,博得他的一笑;长大后松子成为了老师,当学生涉嫌在旅店施行盗窃时,为了息事宁人,她为学生阿龙顶罪,还忍受了教务处主任的性骚扰,但尽管如此,教务处主任还是向校长打了小报告,松子也因此失去了工作……或许是因为童年时缺少来自家庭的温暖的原因,松子的一生都在委曲求全,牺牲自己来满足他人。

有人说,松子如果不替学生顶罪,或者不遇到后来的作家男朋友,又或者在人生的某一个岔口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也就不会有这一系列的悲惨遭遇了。但这其实不是这部影片要表达的主题。寓言式的拍摄手法并不是为了讲一个故事,只是在表达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来自太宰治的那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

这是松子最开始的男朋友,以太宰治自视的作家自杀前留下的字迹。后来松子离开自己的家之前,也用红色油漆在墙上写下了这句话。这句话原本出自日本诗人寺内寿太郎的一行诗,后来被太宰治用为《人间失格》的副标题。在片中松子遭受到的一系列不公的待遇,都是来自他人,而即使松子自己,也因为嫉妒而企图掐死自己的亲生妹妹,也因为悲愤而过失杀人;留下这句话的松子的同居男朋友,生前也曾暴力对待松子,他的突然离世给松子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罪,没有谁是无辜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过错道歉。真实的人生亦是如此,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谁十全十美。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给我们的观念了。

回答4: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一部日本电影,松子的确可怜,但是这样的人生是她自己的选择,也是她咎由自取。
生而为人,对不起这句话刻画了她的坚强和苦楚。她从不放弃生活的希望。不管生活再怎样破碎,她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这生存本身,足以打动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