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花楹结局
作者是台湾的大宇
此词为仙剑三花楹结局的收篇词,在花楹结局中,雪见离世,红蓝双葵被重楼施法分离,景天与重楼约定十年后冰风谷一战,而后孤身修习剑术,花楹则在数年后寻到景天,此后一直跟随。这也是一个悲剧色彩比较浓的结局。本词主要是写景天的,下阕也兼写花楹。上阕首句“锦瑟年华谁与度”应是脱化自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原诗中以锦瑟之声引出对过往年华的回忆,有虚度光阴之感叹,此处也应作如此解。故首句为设问:“(景天)经历的这些光阴,有谁陪伴度过呢?”而下句“莫问情归处”则是解答之语:“不要问(景天)情归何处。”由剧情推断,在花楹结局中,景天真正爱的是雪见,而雪见却在铸剑炉牺牲,之后虽有双葵尚在,但景天却并不愿与之相伴,因为雪见之后世上已没有他的情之所托。所以这“莫问情归处”实际上就表示了景天一直是孤身练剑,无人陪伴。第三句“只影向斜阳”描画出了这样的场面:如血残阳之下,伫立着一个孤独的身影,陪伴他的,只有身后拉长的自己的影子。此种意境确实令人黯然神伤。下句“剑吼西风”中“吼”字绝妙,本来“吼”的应该是西风,此处却把这个动作放在了“剑”的身上,而西风却成了动作的承受者,读来颇有气势,也反映出了景天的剑术境界之高。末句“欲把春留驻”中的“春”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意味着心中的“春天”,这一句反映了景天的内心其实并非如槁木死灰一般,他也渴望自己的心能被温暖。但此时的他能有什么办法呢?只有求助于手中的无形之剑,而用剑来挽留春天,其结果怕也只能是无奈吧。
下阕首句“天涯芳草无归路”中以“天涯芳草”喻雪见。在此结局中景雪二人情深意笃,而此时雪见却与景天阴阳相隔,自是“无归路”了。“回首花无数”是景天的回忆,他在孤独之中寂然回首,内心闪现出了之前人生路上曾在自己身边的“花无数”。“无数”虽是夸张,却顺势将上句“天涯芳草”范围扩大,为后三句的视角转移作了铺垫。下一句“解语自销魂”还并没有直接写花楹,描写对象仍是雪见。要明白“解语”要先了解其典出何处:唐明皇曾赞杨贵妃云:“何如此解语花也”,后世遂以“解语花”喻美女。所以此处的“解语”藏一个“花”字,与“天涯芳草”相同,亦指雪见。整句意思就是“雪见空自黯然神伤”,但这只是半句话,有何意义呢?这是为了与花楹作对比。最后两句“弱袂萦春,尘缘不相误”便是指花楹了,“弱袂”是借代的手法,用衣袂的“弱”描写其主人的形态。花楹除去百年修为,只是一个不通世事的孩子,形态自然柔弱。而这“弱袂”却可以“萦春”。参照上阕末句,此处的“春”也很好理解,二者意义相同。至于“萦”,是“绕”的意思,用在此处是效果出色的动词。景天苦无留驻“春”之法,花楹却可以“萦春”,也就是说,作为“故人”的花楹确实带给了景天久违了的内心的温暖。故而雪见随逝,却不必神伤,因为景天有花楹陪伴,也算是“尘缘不相误”了。除了这些分析之外,本词还有一处很有意思的地方,如前所述,最后三句中,“解语”暗藏“花”字,而“萦”又谐音“楹”,此处是否嵌进了“花楹”二字?是个巧合还是作者有意为之?且记于此,留待考证吧。
此词为仙剑三花楹结局的收篇词,在花楹结局中,雪见离世,红蓝双葵被重楼施法分离,景天与重楼约定十年后冰风谷一战,而后孤身修习剑术,花楹则在数年后寻到景天,此后一直跟随。这也是一个悲剧色彩比较浓的结局。本词主要是写景天的,下阕也兼写花楹。上阕首句“锦瑟年华谁与度”应是脱化自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原诗中以锦瑟之声引出对过往年华的回忆,有虚度光阴之感叹,此处也应作如此解。故首句为设问:“(景天)经历的这些光阴,有谁陪伴度过呢?”而下句“莫问情归处”则是解答之语:“不要问(景天)情归何处。”由剧情推断,在花楹结局中,景天真正爱的是雪见,而雪见却在铸剑炉牺牲,之后虽有双葵尚在,但景天却并不愿与之相伴,因为雪见之后世上已没有他的情之所托。所以这“莫问情归处”实际上就表示了景天一直是孤身练剑,无人陪伴。第三句“只影向斜阳”描画出了这样的场面:如血残阳之下,伫立着一个孤独的身影,陪伴他的,只有身后拉长的自己的影子。此种意境确实令人黯然神伤。下句“剑吼西风”中“吼”字绝妙,本来“吼”的应该是西风,此处却把这个动作放在了“剑”的身上,而西风却成了动作的承受者,读来颇有气势,也反映出了景天的剑术境界之高。末句“欲把春留驻”中的“春”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意味着心中的“春天”,这一句反映了景天的内心其实并非如槁木死灰一般,他也渴望自己的心能被温暖。但此时的他能有什么办法呢?只有求助于手中的无形之剑,而用剑来挽留春天,其结果怕也只能是无奈吧。
下阕首句“天涯芳草无归路”中以“天涯芳草”喻雪见。在此结局中景雪二人情深意笃,而此时雪见却与景天阴阳相隔,自是“无归路”了。“回首花无数”是景天的回忆,他在孤独之中寂然回首,内心闪现出了之前人生路上曾在自己身边的“花无数”。“无数”虽是夸张,却顺势将上句“天涯芳草”范围扩大,为后三句的视角转移作了铺垫。下一句“解语自销魂”还并没有直接写花楹,描写对象仍是雪见。要明白“解语”要先了解其典出何处:唐明皇曾赞杨贵妃云:“何如此解语花也”,后世遂以“解语花”喻美女。所以此处的“解语”藏一个“花”字,与“天涯芳草”相同,亦指雪见。整句意思就是“雪见空自黯然神伤”,但这只是半句话,有何意义呢?这是为了与花楹作对比。最后两句“弱袂萦春,尘缘不相误”便是指花楹了,“弱袂”是借代的手法,用衣袂的“弱”描写其主人的形态。花楹除去百年修为,只是一个不通世事的孩子,形态自然柔弱。而这“弱袂”却可以“萦春”。参照上阕末句,此处的“春”也很好理解,二者意义相同。至于“萦”,是“绕”的意思,用在此处是效果出色的动词。景天苦无留驻“春”之法,花楹却可以“萦春”,也就是说,作为“故人”的花楹确实带给了景天久违了的内心的温暖。故而雪见随逝,却不必神伤,因为景天有花楹陪伴,也算是“尘缘不相误”了。除了这些分析之外,本词还有一处很有意思的地方,如前所述,最后三句中,“解语”暗藏“花”字,而“萦”又谐音“楹”,此处是否嵌进了“花楹”二字?是个巧合还是作者有意为之?且记于此,留待考证吧。
这是仙剑奇侠传三里的一首词是关于花楹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