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神 法 五 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人。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
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
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
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
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
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
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之谓化。
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
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
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 志 法 灵 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
志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
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
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将欲用之于
人,必先知养其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
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
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
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
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实 意 法 螣 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
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
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
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计谋者,存亡枢机。
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
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
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
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
于无方,而神宿矣。
○分 威 法 伏 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
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
有取无,若以镒称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馀次,动变见形,
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
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
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失威势,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
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长短,无则不散,势散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
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
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
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义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
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故
兴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
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
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
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损兑法灵蓍
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
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
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虑,志不乱
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
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
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溪。
○ 持 枢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
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别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
人君之大网也。
○ 中 经
中经,谓振穷趍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物埶,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
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埶者,养使小人。盖士当世异时,发因免阗坑,或
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故道
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
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
本经记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
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
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
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受
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徵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者,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
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
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解仇斗郄,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
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行其名,耻其宗。故胜者斗其功
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极大,御
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缀去者,谓缀已之系言,使有馀思也。故接贞信者,称
其行,厉其志,言可为可复会之期喜。以他人之庶引验,以结往明疑,疑而去之。
却语者,察伺短也。动以忌讳,示以时禁。然后结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却之。
无见己之所不能多方之人。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惊
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之于验,验去乱其前,吾归诚于己。遭淫色酒者为之
术,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
使有后会。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心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
内,事有系,由而随也。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非贤智,
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
使存也。
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捭阖第一
——讲必须通晓阴阳、开合的时机。该公开的必须周到,该闭合的必须保密。此捭阖之术,乃纵横之始也。
反应第二
讲须以圆滑之词钓人之言,审人之情,然后以方略处理之。此外圆内方之旨。
内楗第三
讲说人君者,必与之本意契合,运用契合原理则可以亲近、可以远离。根本无法契合则应回避。 未识此术,乃苏秦始向秦王说连横失败之原因。
抵戏第四
讲驾驭矛盾之术。矛盾可调和则调和之,不可调和则破之,以破为立。此三王征伐无道之道也。
飞箝第五
讲替对方制造声势或虚名,使对方向往,然后趁机敲定自己的主张。苏秦说六国合纵,即用此术。
忤合第六
讲君子知天命所归,决定自己之去就,不可执迷于愚忠愚孝。此伊伊、吕望之道,而比干、岳飞之失也。
揣情第七
讲人有喜欲、忧患,则其内心实情就会暴露,君子可揣摩得之实情。此各国间谍窥伺官员、阴售其奸之缘由。
摩意第八
讲既揣其情,可顺其情摩其意而驱使之,或极其欲,或恐其忧,则彼可听汝之言。此张仪三欺楚王、游说六国之术也。
说权第九
讲说服别人必有所帮助,要之以君子动口不动手,用人成事,隐自己之短,用愚人之长。此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动力”之旨也。
设谋第十
谋贵奇、情贵私。因人因事而设谋,深藏不露。此司马迁说:“历居阴而治阳”之旨也。
决断第十一
为人决断却会遭人忌,若为己则百无禁忌,若为人谋,不如只决断明显可行之事,复杂之事建议其抽签占卜。
符言第十二
讲明君治世之道。必平心净意、虚中纳言、赏罚有信,做事循理,言行周到、谋略深藏。另外,要放开言路、则可洞悉天下奸邪。此毛主席“大鸣大放”、美国“新闻自由”之旨也。
第十三篇原文已遗失,你若传上原文,则我可为你解说。
却乱第十四
讲圣人治世,乃大盗篡世之始。故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此老子无为之旨也。故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作者: 财富禅 2006-3-9 10:5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跋:
《孙子兵法》重原则,称“武兵法”。而《鬼谷子》重技巧,重外交伐谋,又称“文兵法”。
《鬼谷子》十三篇,兵法之计略技巧也。然这还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鬼谷子阴符七术》的境界。
《鬼谷子阴符七术》才是不见刀光剑影,而战胜于庙堂,惊天地、动鬼神、移山河、换天日。据观察,当今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应用。
而百年来独我中国被列强分而治之,玩弄于股掌之上,竟比外国在精通鬼谷之术上大逊一筹矣。
惟近世有一毛泽东,用兵为政,深合鬼谷之道,然而圣人之治,亦恰为大盗积,故不堪回首。
煌煌中华,对古圣人之书,得无惭愧!
鬼谷仙师骑青牛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财富禅 2006-3-9 17:47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我最不明白的就是开与合的真正意义与用法
作者: 220.115.23.* 2006-3-9 17:47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 :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嗯,学习中
作者: 朱非白 2006-3-13 16:39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所谓的开和就是指讲与不讲,做与不作。要掌握时机,把握尺度,才能有所成就。不知对不对
作者: 218.58.52.* 2006-3-14 07:53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谢禅先生:请用茶。
为鬼谷先师之道不彰于世汗!
作者: 218.92.49.* 2006-3-28 20:17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中国名为一国,实际上不是,列强至今仍利用中国各省矛盾、中央和地方矛盾、清官和贪官的矛盾、贪官之间的矛盾、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对中国还是分而治之。
而中国现在的各派别,一贯是最短视的,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专家学者,一贯是“蒋干盗书”似的自鸣得意!
而且他们不光是政治上如此,在经济上也是一样。
小日本最精于此道,他一贯挑动让中国人不同派别之间狗咬狗,今天的经济侵略仍然和当年军事侵略手法如出一辙,就是:
日本扶植汉奸力量、灭我民族中坚力量,挑动自私自利的军阀集团混战,搞得两败俱伤,然后日本人一举吃掉之、扶植傀儡来装点门面、标上“中国制造、中日合资”,坐收渔利。
作者: 67.15.34.* 2006-3-29 15:56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谢谢七楼仁兄。
我受教了。
作者: 61.53.108.* 2006-4-1 17:24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好
作者: 211.144.128.* 2006-4-8 22:01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 1:说说《鬼谷子》14篇的真谛(原创)
捭阖第一 (补充点自己的意见)
捭阖第一
——讲必须通晓阴阳、开合的时机。该公开的必须周到,该闭合的必须保密。此捭阖之术,乃纵横之始也。
...(讲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外向和内向之分,有高尚和低贱的差别。要分而待之。须同其情,和其理。从语速,语调,行为,思想上处处与对方切合。从而使对方认同,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飞箝第五
讲替对方制造声势或虚名,使对方向往,然后趁机敲定自己的主张。苏秦说六国合纵,即用此术。
...(根据对方的喜好,用不同的东西来引诱对方。喜名的就吹嘘对方的优点。喜物的就告诉对方这样做可以得到极大的好处,并让其感到很容易得到。只要他按照我们的意图来操作。)...
忤合第六
讲君子知天命所归,决定自己之去就,不可执迷于愚忠愚孝。此伊伊、吕望之道,而比干、岳飞之失也。
...(讲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彼好就会对此差。以反应之道应之)...
第十三篇原文已遗失,你若传上原文,则我可为你解说。
...( 大道不全,天象有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