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是什么
2025-04-23 16:18:1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故事:(出处)《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

意思: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裁。

大义灭亲,读音dà yì miè qīn。

【近义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

1、大公无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à gōng wú sī,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用法:他大公无私的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不徇私情,拼音是bù xùn sī qíng,意思是指不曲从私人交情,比喻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用法:就算她曾帮助你升官发财,可是你现在这样包庇她,不就是改变了你为人处事不徇私情的风格吗?

扩展资料:

【反义词】:徇情枉法、徇私舞弊

1、徇情枉法,拼音xùn qíng wǎng fǎ,徇:曲从;枉:使歪曲。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2、徇私舞弊,释义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或自身利益)而使用欺骗(他人)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用法:许多公益广告都在提倡树新风、讲正气,希望随着全民意识的逐渐提高,徇私舞弊的事情越来越少。

回答2:

大义灭亲: 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卫庄公的爱妾有个儿子叫州吁,从小就很受宠爱,可是他不务正业,整天只喜欢舞刀弄枪。而当时,大夫石碏也有个儿子名石厚,与州吁臭味相投,两个人关系很好。后来卫庄公死了,公子完继位为卫恒公。此时,石碏因年纪老迈又不满州吁的作为,便告老还乡。

一天,卫恒公要到洛邑去见周王,州吁和石厚便借送行杀死了卫恒公,并夺取了王位,可是他们不得人心,于是他们商量找石碏帮助,以安抚民心。石碏告诉前来求助的儿子说:“你们只要去请陈恒公帮你们在周王面前说说,得到周王的同意就好了。”于是石厚和州吁,带上礼物赶往陈国。这边石碏暗中写信密告陈恒公,让他帮捉拿杀君王的凶手。石厚和州吁一到陈国就被抓起来了。接着陈王派人去问怎么处置这两个凶手。石碏就说:“这小子不忠不孝,留他又有什么用?”于是陈王叫人把他们杀了。石碏的这种做法得到后人的赞许,后来人们称这种行为是“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