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

2025-04-06 21:25: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蜡烛的像,因此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4)在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不会接到平面镜所成的像,因为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5)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像与桌面的夹角不是90°,用垂直于桌面的蜡烛进行比较,物像不能重合.
(6)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7)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的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8)实验要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为了取得多组数据,便于寻找普遍规律.
(9)因为要验证像与物到镜面距离关系,所以要改变物距进行多次实验.
(10)因为棋子不会发光,所以成的像比较暗,看不清,可以用手电筒照亮跳棋子,棋子反射出的光线增多,棋子成像更清晰.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到镜面的距离;(3)大小;(4)不能;虚;(5)物像不能重合;(6)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7)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8)便于寻找普遍规律;(9)物距;(10)像比较暗,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