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人物形象:
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但他“穿长衫”是因为他自视清高,自以为有地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2、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而“好喝懒做”也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染,好逸恶劳。
3、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而 “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4、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而“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
5、孔乙己热心教“‘我’‘茴’字写法”表明他也有热心的一面,对于“我”的不屑又感到深深遗憾,这里既表现了他存在的某种热心、善良,又从教法上体现出了他的迂腐;而“屡遭冷遇”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而第五段和第十段则从侧面,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物性格。
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
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的牺牲品,
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迂腐 被人欺负 受文化迫害的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