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菌种的起源发展

2025-04-24 03:34: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纳豆源于中国。纳豆类似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古书(和汉三才图会)记载有:“纳豆自中国秦汉以来开始制作。”纳豆初始于中国的豆豉。据《食品文化·新鲜市场》(石毛直道著,第101页)一书介绍,两种纳豆都与中国有缘。特别是咸纳豆,大约在奈良、平安时代由禅僧传入日本。日本也曾称纳豆为“豉”,平城京出土的木简中也有“豉”宇。与现代中国人食用的豆豉相同。由于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纳所制造后放入瓮或桶中贮藏,所以日本人称其为“唐纳豆”或“咸纳豆”,日本将其作为营养食品和调味品,中国人把豆豉用锅炒后或蒸后作为调味料。
纳豆传入日本后,根据日本的风土发展了纳豆,如日本不用豆豉而用大酱,或用酱油不用豉汁。而且由于系禅僧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寺庙,所以纳豆首先在寺庙得到发展。例如大龙寺纳豆、大德寺纳豆、一休纳豆、大福寺的滨名纳豆、悟真寺的八桥纳豆等,均成为地方上寺庙的有名特产。
日本人喜欢食用纳豆。他们主要食用咸纳豆与拉丝纳豆,关西人喜欢前者,关东人则爱吃后者。拉丝纳豆由于发酵方法不同,而出现一种黏丝,是不放盐的。
1921年半泽博士培养分离出了纯纳豆菌,使纳豆菌商品化了。
纳豆菌适应范围广,活力旺盛,繁殖力强,形成优势种群快,生命周期长。其繁殖能力是普通微生物的10倍,又极易存活,遇不良环境可形成芽孢产生高强度的保护作用抵制胃酸耐酸碱耐150℃高温。环境适宜时可迅速将孢子活化并蓬勃繁殖,形成优势菌群。经消化道排出体外后仍具有很强的活力。因此可以发挥集团化的快速“闪电战”作用,就象蝗灾、鼠灾一样耗光大量农作物等植物一样,添加纳豆菌能完全到达动物消化道通过快速耗氧繁殖消耗大量氧气避免有害细菌的滋生,同时能将大量动物未消化完全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维生素、氨基酸、多种消化酶促生长因子等参与机体的生长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