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天工开物》: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缠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往者北边弓弦,尽以牛筋为质,故夏月雨雾,妨其解脱,不相侵犯。今则丝弦亦广有之。涂弦或用黄蜡,或不用亦无害也。凡弓两肖系区处,或以最厚牛皮,或削柔木如小棋子,钉粘角端,名曰垫弦,义同琴轸。放弦归返时,雄力向内,得此而抗止,不然则受损也。
由此可见是由蚕丝(南方)~牛筋(北方)等制作而成
古代弓的弓弦材料有多种,包括动物的腱、马鬃、或葡萄藤等。据《考工记》,牛筋是最常用的“六材”之一,选筋要小者成条而长,大者圆匀润泽。另外,麻制和丝制弓弦也在汉民族中广泛使用。在渔猎民族和游牧民族中,则分别用当地的鹿筋或鱼鳔以及动物的腱、马鬃制作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