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韧性剪切带中的新生面理
各向同性的均质岩石经过韧性剪切变形,在韧性剪切带内部形成的新生面理,以矿物及矿物集合体形态的优选定向排列而显示,这种新生面理与韧性剪切带的边界成45°交角,交角指示对盘运动方向。自边缘向中心,这个交角越来越小,在中心部位,面理与剪切带的边界近于平行。所以,剪切带内的面理一般为S型(图6-105)或反S型。这种剪切带内面理常用S或Ss表示。面理相当于应变椭球体的AB(或XY)面。面理的S型或反S型展布特征,反映了剪切带内部的应力、应变状态。此外,面理发育程度和岩石变形变质程度也从边界向中心增强。除剪切带内S型面理外,还可见有平行剪切带边界的剪切应变面理C或SC,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角。韧性剪切带内的这两种面理共同构成S-C面理或称组构(S-C fabrics)。S-C面理在眼球状糜棱岩中最为典型,其中的斑晶被压扁拉长为透镜状或眼球状,它们的长轴代表S面,与S面呈锐角斜交的富云母条带即为剪切面理C(图6-106)。
图6-102 迁西金厂峪地区菱形网结式韧性剪切带
(据《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1991)
卷入韧性剪切带的强硬岩层或岩墙岩脉,进入剪切带内则强烈变形(图6-107)。这些强硬层或岩体在剪切带内被拉长变薄,并发生石香肠化、透镜体化,断断续续从一盘延续到另一盘。变形再强时,这些岩层或岩体常被置换,与面理平行一致产出。
2.拉伸线理
拉伸线理主要发育在面理上,是岩石在韧性剪切作用过程中,其中的砾石、鲕粒、化石、矿物等被拉长呈优选定向排列。这些变形物体的延长方向指示韧性剪切运动的总体方向(图6-108)。
图6-103 韧性剪切带的几何类型
(据J.G.Ramsay,1980)
左图为原始状态;A—F为各种类型的韧性剪切带;说明见正文
图6-104 韧性剪切带内的应变
(据J.G.Ramsay,1980)
3.A型褶皱及鞘褶皱
A型褶皱是褶皱轴与拉伸线理平行的褶皱。鞘褶皱(sheath fold)是A型褶皱的一种特殊类型,形似刀鞘,常呈扁圆状或舌状,甚至呈圆筒状(图6-109)。鞘褶皱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剪切作用形成的褶皱,为被动式剪切褶皱。如褶皱以应变轴X·Y·Z定位,则垂直X轴剖面常呈眼球状、椭圆状、封闭状或半封闭状;垂直Y轴剖面呈不对称的平卧褶皱;垂直Z轴剖面上常出现拉伸线理。
图6-105 韧性剪切带内的S面理
S为面理;γ为剪应变,波峰处为剪切带最大剪应变值
图6-106 韧性剪切带内S面理与C面理的形成模式
(据D.Berthe et al.,1979)
图6-107 花岗岩内岩石在韧性剪切带边缘的片理和变形捕虏体
(据J.G.Ramsay,1976)
图6-108 韧性剪切带内面理(S)上的拉伸线理(L)
4.先存构造在剪切带中的变形
在剪切带中,由于标志层与剪切带方位的关系,标志层在剪切带内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方式有很大差异。图6-110表示了不同方位标志层在剪切带内可能形成的各种构造。图6-110中A系列代表标志层与剪切方向夹角α约135°,标志层初期增厚而后发育成弯曲褶皱。B系列的α约为45°,标志层先变薄后发育成石香肠。C系列α>90°,标志层先被褶皱再被拉断成石香肠。但是,在递进的简单剪切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先变薄再变厚的变形顺序。所以,观测剪切带内标志层的变形构造,有助于理解标志层原始方位与剪切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及标志层受力后的变形状态和发育演化过程。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的北京怀柔大水峪韧性剪切带,于长英质糜棱岩中见到被拉断呈透镜状的脉体,脉体与剪切带的夹角α<90°,类似于图6-110中B系列所示情况。脉体的总体方向与糜棱岩面理的夹角约为15°~20°。其他各种先存构造,如线理、面理等,在剪切带中也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形。因此,剪切带内的几何结构基本决定于:岩石先存的各向异性的程度;先存构造方位与剪切方向的夹角;剪切带发育的程度。
图6-109 鞘褶皱的几何学演化
(据Mallarielle,1982)
箭头示运动方向(平行X轴),A、B、C、D代表褶皱形成与演化的不同阶段
图6-110 韧性剪切带对标志层的各种影响
(据J.G.Ramsay,1980)
5.韧性剪切带中的断层岩——糜棱岩
前已述及,在浅部层次断层中发育碎裂岩系列的断层岩,如构造角砾岩、断层泥、碎裂岩等等,它们是脆性变形的产物。而在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中,发育的是糜棱岩系列的断层岩,它是由于岩石遭受强烈塑性变形,导致其原岩的结构、构造以及成分发生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断层岩。糜棱岩是韧性剪切带内的典型变形产物。
(1)糜棱岩的特征
1)与原岩相比,岩石中矿物的粒度明显减小。
2)糜棱岩具有显著的面理,由岩石中矿物的优选定向排列而显示;此外,糜棱岩可具有拉伸线理。
3)岩石中至少有一种主要造岩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
4)糜棱岩发育于狭窄的线状强应变带内,即韧性剪切带内。
(2)糜棱岩的分类及其特征
糜棱岩具糜棱结构,岩石中矿物按粒度分为大小两组,大的一组叫碎斑(porphyroclast),小的一组叫基质(matrix)。根据糜棱岩中细粒化基质的含量可将糜棱岩系列的岩石划分为:糜棱岩化岩石(基质含量<10%),如糜棱岩化花岗岩;初糜棱岩(基质含量10%~50%)、糜棱岩(基质含量50%~90%)和超糜棱岩(基质含量>90%)(图6-111,6-112)。
图6-111 韧性剪切带中的眼球状糜棱岩
图6-112 韧性剪切带中的条带状糜棱岩
主要由片状矿物组成的糜棱岩称为千糜岩;如果糜棱岩形成之后,又受变质作用影响矿物颗粒变大,则叫做变余糜棱岩、构造片岩和构造片麻岩(图6-113,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