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所在的家庭背景、接受的教育方式、自身的个性特征等等都不相同,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孩子的“起跑点”本来就不同了,那何必过度看中“起跑线”呢?快乐的童年并不等于瞎玩瞎闹就是快乐的,需要家长们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发掘孩子的潜力,并耐心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样能帮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进而更愿意将积极的心态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不要急于求成。孩子补习也好,不补习也好,他的成绩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补课绝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可能一补就药到病除。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拼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孩子端正了学习态度,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努力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慢慢进步,如果做不到,别说进步,完全有可能退步。
我班上有个别学生是被家长强迫来学习的,然而学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没有激发兴趣,反而厌学,后来没办法不学了,所以一定要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下报班。还有就是挑选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上哪位老师的课。报班要观察一段时间,一节课是看不出效果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磨合。为什么说一定要在孩子兴趣之下报班,这样孩子报着想要获得知识的心态学习会进步很快,而在不喜欢的状态下是没用的,像我班上大孩子开始学习素描,素描非常枯燥,我也会尽量讲的有意思一点,喜欢绘画的对素描厌烦但可以坚持,不喜欢的学了素描之后更加讨厌绘画了。我姐的孩子自己喜欢魔方,报了魔方课学习进步很大,就是基于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