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肠胃不好,不吸收,没有食欲
宝宝不爱吃辅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宝宝平时消化不良,没有胃口,没有食欲。另外,可以给宝宝检查一下微量元素,看看是否缺乏某种物质。宝宝6个月的时候,是味觉发育的时期,味觉特别灵敏,正好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期。如果过了这个时期,添加辅食就不太容易了。建议妈妈每天先自制些水果汁或者是菜水给宝宝喝,再慢慢变成果泥或者是菜泥。宝宝不吃米粉时,可以把米粉调稀一点给宝宝喝。宝宝刚开始接触新的东西,会有点抗拒,是正常现象。刚开始辅食可以慢慢添加,少量一些,在宝宝饿的时候加。妈妈要有耐心,不要急。辅食可以多换一些口味,让孩子慢慢的适应,不要太单调,也不要太单一,辅食要多样化才可以引起孩子的食欲。
婴儿在添加辅食上需要循序渐进,并且每个宝宝添加的时间不尽相同,一般4-6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根据情况给孩子增加辅食,一般经验就是观察当宝宝看大人吃饭的时候,是否有吞咽的现象。而在增加辅食的时候,宝宝不吃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应对:
1、辅食喂养时间:需要在喂食母乳或者奶粉前,当婴儿有饥饿感的时候来增加辅食,其中固定喂食的,可以提前约0.5-1小时,而不能在孩子太饥饿而没耐心的时候喂食。
2、辅食的选择:为了让宝宝乐于尝试可以选择那些带甜味的食物给孩子,一般如水果泥,或者米粉等,也可以选择米汤等流质食物和果汁(鲜榨的果汁且需兑水1:1稀释),容易被宝宝消化,当宝宝挑剔时候,可以尝试换别的食物,不断尝试,不能太强迫。宝宝不爱吃蛋黄可以用婴儿速溶蛋黄粉代替。
3、辅食增加的必要性: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单纯的母乳和奶粉营养不足以保证宝宝的发育,此时就需要增加辅食的方法来弥补,并且宝宝都有一段过度适应期,如不增加辅食,则会影响孩子戒奶和孩子饮食规律的形成。
宝宝七个月添加辅食的原则
1、添加辅食要与宝宝月龄相适应1、添加的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4~6个月可加烂粥、蛋黄、果泥,或薄面片汤内加碎菜、食油少许。7~12个月可加软面条、鸡蛋羹、豆腐、馄饨、各种碎菜、鱼肉、瘦肉末等。从谷类开始,向蔬菜水果、鱼肉禽蛋、豆类制品等过渡,也可选择一些婴幼儿营养辅食系列产品作补充。
2、添加辅食应从一种到多种。要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刚开始时,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待尝试了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让宝宝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增加好几种。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即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若是吃后的几天内没发生不良反应,则表明宝宝可以接受这种食物。如果怀疑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不妨一周后再喂一次,要是接连出现2~3次不良反应,便可认为宝宝对这种食物过敏。
厌奶期了。
厌奶期主要表现为宝宝抗拒吃奶、奶量骤降、吃奶间隔时间变长等,这种现象发生的时间具体发生在六个月之后,甚至有的宝宝在三四个月左右便有厌奶的现象。
厌奶具体可能表现为:
1、醒着不肯吃奶,要睡觉了迷糊了才吃。
2、白天吃得很少,晚上频繁醒来要吃。
3、抗拒喂奶信号,比如看到乳头、奶瓶就哭,横过来抱就打挺,硬塞给他喝的话会吐奶。
4、吃吃停停,很容易因外界干扰(比如有人走动、有其他声音)而停止吃奶。
多数宝宝都为生理性厌奶,生理性厌奶的原因主要有:
宝宝3个月前增长比较快,身体的自身调节原因,之后就会按身体实际需要和食欲来调整奶量,所以食量可能会变少。
4个月后,宝宝的听觉视觉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他对外界更感兴趣,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专注力不再集中于进食。
出牙,牙龈痛痒时宝宝往往会在吃奶的时候专注于啃咬奶嘴奶头,影响宝宝的胃口,导致厌奶症状。
宝宝添加辅食以后,比较喜欢新口味的食品,而对奶暂时失去了兴趣;另外宝宝体内的乳糖酵素开始减少,舌头的味觉也开始产生变化,胃口开始改变,喝奶的兴趣下降。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奶粉口味宝宝不喜欢,很多妈妈反映换过奶粉后厌奶情况有所缓解,因此妈妈可以挑选一款符合宝宝口味的奶粉。
偏大月龄的宝宝偏爱香浓口感,像是澳洲版爱他美奶粉,口感香浓些,不少妈妈作为厌奶期的选择。
混合喂养的宝宝,吃母乳而不接受奶粉,可以试试口感清淡接近母乳的奶粉,像德国爱他美,因近似母乳而备受妈妈们的喜爱;荷兰牛栏奶粉,奶粉口感偏清淡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