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银行在向老人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告知老人理财产品也是具有风险的,老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银行人员推荐的历程产品,这才导致亏损了18万。
事情发生的经过
一位老人想要购买银行里的一款理财产品,但老人去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老人这款理财产品已经卖完了。
因此,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向老人推荐了另外一款理财产品,并且向老人保证这款理财产品的年利率在百分之六,还有分红。
老人听到这款理财产品是低风险理财,又有那么高的利率再加上分红,那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老人就花了100万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
但没想到的是老人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亏损了18万,这样的操作让老人感觉到非常的气愤,于是,就把银行告上了法院。
老人在将银行告上法院的时候,一审的时候,老人的诉求被驳回了,在二审的时候,法院判决了银行赔偿老人七万块钱。
银行为什么要赔偿老人七万块钱呢?
那是因为银行在向老人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告知其产品的风险性,也没有对其进行评估,只是说了该理财产品的年利率和分红情况,其他的情况并没有说明。
而且银行方面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当初跟老人说过这个情况的,再加上老人当时的要求是购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而银行推荐的那款理财产品却是高风险的,因此,银行要赔偿老人的一部分损失。
虽然,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购买理财产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老人能够赔偿真的是匪夷所思,但事实确实如此,很多人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之后,就会自认倒霉了。
投资确实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就像理财产品也是一样,虽然别人向你推销的时候,可能会说一年的利率有多么的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只要把理财产品推销出去就行了,后续是赚还是亏,完全看投资者自己的运气了。
因此,在银行向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不要听信所谓的保证,因为银行的工作人员只要能够把产品卖出去就行了,如果是赚了,还好,那如果是向这位老人一样,亏了呢?又该找谁说理去呢?老人运气好,获得了七万块的赔偿,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老人一样的运气,能够获得赔偿的。所以,投资还是需谨慎啊。
可能就是因为老人所买的产品是定投的吧,或者是银行涉及到了虚假宣传,所以才能获得赔偿。
主要是银行推荐的产品超出客户风险承受等级,老人在该银行做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是“平衡性”,但案涉金融产品合同中显示的风险等级都偏高,不是低风险理财,所以没招,银行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