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期末试卷

2024-11-18 18:25: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积累与应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4分):
(1) ______(xuàn)耀 (2)缥(miǎo)______(3)干涸( )(4)踉跄( )
2、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 (4)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3、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明代文学家。
C、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D、《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学者郭沫若的作品,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繁星》等。
4、请在横线上选择符合人物身份的恰当的话语(2分)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___________”裁缝说:“___________ ”赶车的接过话茬:“___________ ”船夫最后说:“___________ ”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
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得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
5、背诵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节将至,请你写一句关于“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阅读过《三国演义》吗?如果看过这本书,请用一些名句说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塞翁失马》,完7—9题。(10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⑩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_________ 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_ 人皆吊之:__________
8、翻译句子(4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作者通过这则故事,揭示了________的关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引发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0—13题。(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见往事耳( ) ②及鲁肃过寻阳( )
③但当涉猎( ) ④卿今当涂掌事( )
11、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学习了本文,了解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春》的片段,完成14—18题。(11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文段抓住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写。(3分)
15、“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中,用“一层薄烟”来比喻__________的情状;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_________;一个“全”字把__________展现得非常开阔。(3分)
16、文段含蓄地写了春风,从下面哪一句话可以看出?( )(1分)
A.雨是最寻常的 B.密密地斜织着 C.笼着一层薄烟 D.稀稀疏疏的
17、文段描写的景物给人的感觉是( )(1分)
A.春雨绵绵,令人喜爱 B.春雨寻常,忧伤烦恼
C.清亮温馨,宁静和平 D.凄神寒骨,撩人思绪
18、文段描写雨中景物的正确顺序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到_______。(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9—21题。(7分)
没有尘埃好不好
尘埃就是充斥自然界的各种微尘和烟粒。尘埃污染了环境,也给人类带来麻烦;在一些工厂里,甚至还会引发粉尘爆炸!
尘埃不受人们欢迎,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
没有尘埃也不好。
没有尘埃,太阳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和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这就是说,尘埃虽小,它的存在却很重要。由于空气中混有大量尘埃,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粒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天空变得亮堂起来。
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忍受不了,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都无法生存。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能够把照射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太阳的威势。同时,尘埃还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致过高,也可避免过于急骤降温。
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对云雨的形成直接有关。
实验证明:在没有凝结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温度达300%~400%,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凝结核"。微粒的半径一般在10.3~10.7毫米之间。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愈容易在上面聚集。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埃的缘故。
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下不了雨,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就将走向今天的反面。
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拦阻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产生致命的威胁……
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尘埃!
19、如果你想粗略了解全文的信息,你会抓住文章中哪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精读第五段,简要说说尘埃“保护膜”的作用表现在哪两方面?(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文段,想象并描述一下“没有尘埃”的世界的样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2—26题(12分)
破碎华衣
张淑兰
多少次我一个人徘徊在校园无人的角落,仰望着阴沉的天空质问上苍——为什么偏偏把我降生在偏远贫穷的农家——脚上的粗布鞋,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头上的长辫子,难以应付变幻莫测的发型潮流;身上那套褪色的天蓝色套装,伴我春夏秋冬。我自卑、失落,属于青春的激情和欢笑我都没有。我只能低着头,匆匆来往。
贫困,我要逃避你,我要摆脱你!还我激情!还我欢笑!我要把脚上的布鞋、身上的破衣远远地抛进垃圾堆。换上同桌霞的那双白色皮凉鞋,穿上校长女儿艳的那身名牌连衣裙,披开头发,略施粉黛,还有我明亮的双眸、姣好的的面容、晶莹剔透的肌肤,再加上一米六九的身高,我会像月亮一样美丽。再不用低头来往,再不用自卑惆怅。但这只能是一个梦,光是那套令人风姿绰约的连衣裙就要300元。300元对我那贫寒的家庭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不行,我必须拥有那套“曾丹”牌高级连衣裙,它就是为我这样漂亮的女孩设计的,它必须属于我。虚荣心战胜了一切,我再也抵制不住那连衣裙的诱惑。我决定找一个漂亮的借口向父母要钱。可怜的父母亲啊!女儿难为你们了。
一封家书,两句问候的话语,紧接着就是堂而皇之的寄钱借口。五天之后,钱便由那落后的山村寄来了,整整300元。作为一个远在都市求学的女儿,怎能知道父母为凑够这300元的艰辛。第一向父母撒谎要这不该要的钱,花这不该花的钱,我的心也不安地颤动过。然而望着校园里那些俊男靓女的装束,看着他们公子哥儿般的生活,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拿到汇款单的当天,中国名牌“曾丹”连衣裙便裹到了我那苗条的身躯上,再配上“咔咔”作响的皮鞋和飘逸的秀发,我一下子变了个样儿。我很快就从同舍姐妹们惊羡的目光中找到了坦然而骄傲的感觉,于是,校园里又多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多了一道迷人的风景。我挺胸漫步在校园,那极高的回头率让我想起往日低头走过校园时那些鄙视的目光。今天我终于找回了我的自尊。
半个月后,我回到家里。门虚掩着,我推开门,看见父亲半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我愣住了。父亲听到声响,抬起头,见是我,无力地说了一声:“梅儿,你回来了。饿了吧,厨房里有饭菜,你自己吃吧。”我望着父亲那憔悴的面容,泪水充满了眼眶:“爸,你咋了?”“爸没事,只是身体太虚弱,不能下地干活,休息两天就好了。”中午,母亲从田里回来了。看着母亲削瘦的身体和布满老茧的双手,我的眼泪又一次涌出。母亲轻声的讲述父亲病情:“你上次写信要钱,一时没借到,怕你急用,你爸就躲着我到医院卖了血。卖血回来,还没到家,就晕倒了。已经半个月了还没恢复。”血!卖血!我竟逼着父亲去卖血。透过被泪水模糊了的双眼,我分明看到父亲那暴起的血管、汨汨的鲜血和痛苦的面孔。
父亲,女儿榨干了你身上的汗水,还要吸尽你身上的血液,这一切都仅仅是为了满足女儿那膨胀的虚荣心和毫无意义的自尊。我那可亲、可恨、可怕的连衣裙的每一根纤维里浸透着父亲的鲜血,在一滴一滴落下,我的心因此也而流血。
父亲见我流泪,也伤心起来。虽然他还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因为他是不会想到女儿用他的鲜血去换取一条连衣裙,去换取可怜的无谓的自尊的。 “苦就苦点吧,罪是人受的。”父亲安慰着我。
22、本文主要叙述一件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三次写到“我”流泪,前两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第(2)段主要用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3分)
25、“我的心也因此而流血”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的相关语句回答,2分)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你的理由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家庭给我们的有爱,有温暖,有教益,也许还会有烦恼和痛苦……
请以《家庭给我的 》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 1、(1)炫(2)缈(3)hé(4)liàng qiàng 2、(1)通“悦”,愉快。(2)通“才”。 (3)通“僵”,僵硬的意思。(4)通“否”。 3、D 4、BDAC 5、(1)烈士暮年
(2)却话巴山夜雨时 (3)隔江犹唱后庭花(4)似曾相识燕归来(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精忠报国(六出七擒),深谋远虑(东和北拒);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神机妙算,有政治远见。。。。。。
二、7、善:精通 亡:逃跑 吊:安慰
8、(1)靠近边塞的人,有个善于方术的人。(他家的)马无原无故跑到胡人那去了,
(2)(住在)边塞附近的人(壮年男人),死去的人有十分之九
9、祸福得失 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0、①了解②到了……的时候③广泛阅读④当道、当权
11、吴下阿蒙或刮目相待均可
12、任答其中一点即可:(1)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2)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13、(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三、14、多 细密 轻盈 15、细雨蒙蒙 高度 意境 16、B 17、C 18、静 动 物 人 近 远
19、没有尘埃也不好
20、①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变成云滴,云滴将照射到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②尘埃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
21、开放性题目,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22、在都市上学的“我”为了摆脱衣着土气带来的自卑,向父母撒谎要来300元购买了名牌连衣裙,找回了自尊。半个月后,“我”回到家里,明白了父亲为了“我”而献血卧床的真相,为此而心痛、自责。
23、为父母的劳累而感到心酸 明白真相感到愧疚、自责、心痛
24、心理 急于摆脱自卑的心理
25、一是女儿榨干了你身上的汗水,还要吸尽你身上的血液 二是连衣裙的每一根纤维里浸透着父亲的鲜血
26、喜欢,因为她有良知,能为自己的错事忏悔。 或者:不喜欢,因为她有虚荣心

回答2: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