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与焦段、成像大小都没有绝对关系的。
首先无论是单反还是旁轴还是消费相机,镜头与底片(传感器)的距离都是固定不变的,后镜片也是。因为镜头是装在相机上的,镜头与底片的位置是不会发生改变。
如果你想说的是焦段,那么近拍的焦段是应该相对地减一点(微距除外);远摄则要把焦段拉远。
那么就应该说是前镜片与底片只见的距离。
但是每只镜头的镜片组结构都是不尽相同,不一定说镜头与底片的距离长就是增大或缩小的。就例如松下LX3,广角端(焦距最短)时,前镜片与传感器的位置最远;长焦端反而最近。又例如各个牌子的单反套头,长焦端和广角端的前镜片距离都离传感器最远,在中间段35mm时与传感器最近。
镜头的放大倍率,指拍摄时底片上的成像长度与实物长度的比值。
举例说明: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10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1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5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2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2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5
镜头的放大率正确的叫法应为镜头的影象放大率,指拍摄到底片上的影象的大小与景物大小之比。长焦距镜头的影象放大率大即影象大,短焦距镜头的影象小,所以在拍摄距离相等的情况下,长镜头可以拍摄到较大的影象。
镜头与底片的距离是恒定不变的,镜头由N多片凹透凸透镜组成,光线在镜头里来回聚焦发散,不能简单的套用小孔成像原理,
当镜头和物体距离改变,镜头需要重新调整焦点,镜头通过改变镜片的位置保证了镜头与底片距离的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