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水
张秀亚
(1)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布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潺湲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琤琮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2)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3)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徜徉,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
在柳荫里静听那汩汩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光。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
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
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4)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5)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美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朦胧水雾,以及潋滟清光里,引人系恋。
(6)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是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而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7)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8)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个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蓼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边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9)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蜿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
【问题例析】
1.“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要点】考查词语意义,揣摩作者在句子中表达的感情。
【分析思路】“怅惘”的意思是遗憾,迷茫,失落。这里作者为什么会失落,有什么遗憾,仔细阅读诗歌会发现诗歌为什刹海而写,通过回忆过去在什刹海的生活留影,表达自己现在无缘什刹海的遗憾,不能回,是造成自己失落的原因。
“流走的时光”写的是过去的记忆,本文写自己对故土的留恋。“曾几番入梦”是自己能够重温什刹海的唯一方式。所以作者“怅惘”是因为不能再见什刹海,只能梦中相聚的遗憾。
“斜阳”“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古书”“那暮年的悲伤”,作者选择的意象很伤感,色调低沉,婉转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情绪,以及对故乡那种浓浓的怀乡愁绪。
【参考答案】第一问(2分)“怅惘”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
第二问(2分)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的情绪和浓郁的乡愁情结。
2.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要点】考查文章内容把握、概括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景物描写对思想感情的作用。
【分析思路】分析题干抓住“四季变化”词语,再在相关段落抓关键词句,从文章中筛选出5~8自然段,找出写春夏秋冬景物的句子,关注形容词,“可爱”“景色宜人”“皎白的冰雪”“薄冰上试步的乐趣”“温柔的春意”“鹧鸪的啼唤动听”“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水边新秋幽俏”“感伤的情调”等等。稍加梳理,冬天写雪,春天温柔,写生机勃勃,夏天写水美,秋天写幽俏,秋意浓厚。再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概括(2分):①冬雪皎白,薄冰试步;②春天温柔,生机盎然;③夏天明媚,夕阳辉煌;④秋意渐深,秋荷摇曳。
作用(4分)①具体表现了什刹海景色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要点】揣摩句子含义,理解作者感情。
【分析思路】揣摩句子含义,如果句中运用了修辞时,就要解读修辞的作用。第一句话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温柔”“灵魂浸透”写出了春天的美,作者赞“什刹海的灵魂”主要因为爱这里的水,什刹海的灵魂就是水,把水比作灵魂。本句为本段中心句,下文主要通过什刹海的水来描写春意。 “什刹海的灵魂”实际就是“水”。第二句话“诗神环佩”写出这里景美,容易激发人的诗意创作灵感,成为诗神。本段写什刹海的秋意,“星光落在水面”写什刹海夜晚的美,“听到诗神环佩”,联系上文中作者写过一首关于什刹海的诗,可知夜晚的什刹海的美触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参考答案】(1)(2分)指春天来了,什刹海的水充满了春意。
(2)(2分)指夜晚的什刹海很美,能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4.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要点】考查写景散文构思设计,触景生情,抒情必须写景,所以从写景入手。
【分析思路】此类练习一般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入手,形式是相对于文章结构而言,想写什么,怎么安排;内容是关注通过写的内容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从内容上讲,作者因为什刹海的水美,让他心动,所以留恋什刹海。从结构上理解,考虑题目,考虑与文章主题的关联,考虑与下文写作内容的关联。
【参考答案】形式(或结构)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和思乡之情,因而写什刹海的篇幅比较多,这是内容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