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双关是什么意思

2025-04-13 19:55:5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常用用法

1、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扩展资料:

其他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夸张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回答2:

双关是指词语或句子同时具有双重意义:比如
想当年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到而今成了黄脸尖嘴婆,莫提起,提起眼泪流。
这是“竹篙”的双关谜语。它在说一个女子的命运,又在说竹篙,同时具有两重意义。

回答3: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