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25年度(2013年)预算要求之中,海上保安厅要求编列382亿日元预算,比平成24年度的281亿日元增加不少,其中新购装备的预算括建造四艘1000吨大型巡视船(PL)、三艘30m大型巡视艇(PC)、三架具备恶劣天候值勤能力的中型直升机以及继续支付前一年度一艘30m巡视艇的预算,共149亿日元,此外还有进一步扩充使直升机直接传输红外线热影像至海上保安部的传输系统21亿日元;然而,由于2012年9月以后钓鱼岛事态恶化,海上保安厅在平成24年度(2012年)补正预算中把前述平成25年度装备预算170亿日元提前执行。
根据海上保安厅公布的资料,目前对舰艇装备的主要建设目标如下: 直升机巡视船(PLH)对距离海岸线100海里以外远海域建立应急反应机制,能在12小时以内到达距岸200海里以内事发现场,24小时之内到达200海里以外的现场。 距离海岸100海里以内,由大型巡视船(PL)和飞机进行联合监控,在发现状况6小时内完成抵达现场完成紧急反应;在沿岸地区,则由高速中、小型巡视船(PM、PS 、PC)等负责,可在3小时内紧急反应。 加强对根室、津经和对马海峡的监控,以小型高速巡逻艇加强对日本海和九州南部海域的领海警戒。 对东京湾、伊势湾和濑户内海等日本内海海域,建立1小时紧急反应体系。 对航空机方面,海上保安厅的目标如下: 以喷气式飞机建立远海应急反应体系。 在l00海里以内的海域,以直升机建立全面覆盖的“救援圈”,确保能在发现状况后1小时内抵达内海梅湾任何一处,或者在2小时内抵达内海海湾以外的海域。 以中型飞机加强沿岸警戒工作。 配备能在夜间、不良天候下出勤的飞机,并建立24小时紧急反应体系与四组2机体系,加强对“特殊救难队”的投放能力。 在大陆架划界问题上,海上保安厅则要求使用大型测量船,对调查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质构造、地磁和重力情况等进行调查。海上保安厅指出,“根据先前的调查结果,预计在日本南部海域200海里以外区域,也可以主张为本国的大陆架(依照1982年通过的地形自然延伸惯例)”,并要求在南鸟岛(日本领土最东的岛屿)周围海域进行调查,以确定在其周边划定大陆架界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