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
朱元璋首先投靠当时的割据江淮的起义军郭子兴后来取而代之,此时的元朝在北方势力还是非常强大的,红巾军刘福通纵横中原,这就意味着朱元璋当时的势力也就只能割据江淮一带。此时的江南一带还有很多的军阀势力,比如说东吴的张士诚,汉国的陈友谅,浙江的方国珍,蜀夏的明玉珍,所以朱元璋必须要在江淮地区选择合适的地方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大将冯国说道:“金陵城虎踞龙盘是帝王之都!应该先占领金陵定鼎,然后在分将四处平定群雄。”同时我们看一下金陵城左临大江,右临山险,三面环水,把山当成城池,把江当成护城河,非常有利于步兵凭险据守。而且金陵作为当时的集庆府是原先元朝非常发达的地区,所以说可以地宫大量的军需物资,所以说无论是天时地利,定都南京都是朱元璋最好的选择,于是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下集庆府之后改名“应天府”寓意,顺天应人,舍予其谁!
朱元璋将南京城作为自己的领地直接导致在面对江南其他起义军的时候具有很好的战略优势,毕竟自己的南京城进可攻退可守,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直接被朱元璋战略碾压,之后的陈友谅也在潘阳湖之战中失败退出。由于当时的情形不明,北上伐元万一不顺利的话朱元璋还可以依据天险和北元分江而治,就像宋武帝刘裕一样至少可以做一个南朝皇帝。
靖难之役,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篡权夺位决定将迁都北京史称“永乐迁都”。
就藩旧地,将士渴望回家
早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自己就藩的地方就是北京,所以说北京对于朱棣来说是自己的大本营,自己所率领的起兵将士也是北京地区的人,所以说很多人都提议迁都北京包括明成祖朱棣在内,所以永乐四年朱棣下诏书以南京城为蓝本建立北平皇宫,为了表明自己迁都的决心在永乐七年将自己的墓地健在北京附近,就这样迁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朝中也无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