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的所有方程式

全面好的话追加
2025-04-15 12:37:5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二、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的关系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在NaBr溶液中滴入氯水;

⑵在FeSO4溶液中滴入溴水;

⑶在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

思考:比较 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的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Cl2>Br2>Fe3+>I2;还原性:I—>Fe2+> Br—
结论:当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性物质时,加入氧化剂,还原性强的物质应先被氧化。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⑷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气体

⑸在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

⑹在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气体

⑺在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

思考:根据以上内容可得出卤族元素在化学性质方面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卤素在化学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
结论: ① F2、Cl2、Br2、I2氧化性依次减弱;
② F—、Cl—、Br—、I—离子还原性依次增强;
③ 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三、卤族元素的“性质——制备”的关系
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1、卤素单质的制备(Cl2)——氧化还原法
⑴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熔融氯化钠

⑵实验室制法
①、 药品:MnO2、浓HCl
②、 原理:
③、 装置:(高一化学P69)

思考: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装入药品前,小火加热,看烧杯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该装置适用于什么情况?固体(或液体)和液体反应
④、 除杂:Cl2(HCl):饱和食盐水
⑤、 干燥:浓硫酸、P2O5(s)、无水CaCl2等
⑥、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⑦、 检验是否集满: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⑧、 尾气处理:碱液吸收(常用NaOH溶液)
⑶思考:依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还可以用哪些氧化剂代替MnO2?
原理:利用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氯离子。
回答:常用KMnO4、KClO3、K2Cr2O7、次氯酸盐等。
写出分别用KMnO4、KClO3、Ca(Cl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⑷设计:请设计一个用漂白粉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并制备氯水的实验装置图。

2、卤化氢的制备——难挥发酸制挥发性酸
⑴用化学方程式归纳出HX的制备方法。
① (萤石和浓硫酸在铅皿中)




⑵思考:在制备HBr和HI时能否用浓硫酸?为什么?应如何改进?
由于浓硫酸可将Br-、I-氧化,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NaBr、NaI反应制备HBr、HI。应用难挥发的浓磷酸代替浓硫酸。
⑶思考:上述制备HCl、HBr、HI的实验可采用怎样的实验装置?
属于固体和液体反应,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
⑷思考: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中,若无浓盐酸,可用什么试剂代替?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用NaCl固体和浓硫酸代替浓盐酸:
⑸思考:类似的,如何制备Br2?

四、卤族元素的“一般——特殊”的归纳
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许多共性,但也存在诸多特殊之处,请同学们回忆、讨论并进行归纳,可查阅教材、笔记等资料。
一单质
1、物理性质
化学式 F2 Cl2 Br2 I2
颜色 淡黄绿色 黄绿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状态 气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密度 逐渐增大
熔沸点 逐渐升高
水溶液 浅黄绿色 橙色 黄色
CCl4溶液 黄绿色 橙红色 紫红色
毒性 剧毒 有毒 剧毒 有毒
说明:Cl2、Br2、I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小,但较易溶于有机溶有剂中,常见的有机溶剂有: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
2、化学性质(体现强氧化性)
⑴与金属反应:Fe、Cu等



⑵与非金属反应:H2、P等
思考:分别写出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据此判断卤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及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

思考:写出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有何现象?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瓶壁上有无色液滴,瓶内有大量白色烟雾产生。
无色液体
白色固体
⑶与水作用:
(X=Cl、Br、I)
① 卤水的成分
思考: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成分?液氯与氯水的区别?
②潮湿氯气的漂白性
③HClO的性质
弱酸性、不稳定性(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强氧化性(漂白)
④氯水与石蕊试液及湿润淀粉-KI试纸作用的现象
注意:在不同条件下,卤素水溶液中起作用的物质(或微粒)有所不同。
⑷与碱作用:
思考:漂白粉的制备,成分及漂白原理。
氯气通入石灰乳中:

主要成分: 、 ,有效成分:
漂白原理:
⑸与Fe2+、SO2、Na2SO3、Na2S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⑹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取代反应等
反应条件、反应产物。

⑺卤素单质间的相互置换
二卤化氢
⑴卤化氢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挥发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
⑵HF有剧毒,能腐蚀玻璃:
⑶性质比较:
①、 热稳定性:HF>HCl>HBr>HI
②、 酸性:HF(弱)<HCl<HBr<HI
③、 还原性:HF<HCl<HBr<HI
三卤化银
卤化银 AgF AgCl AgBr AgI
水溶性 可溶 难溶
颜色 白色 浅黄色 黄色
性质 感光性,例:

用途 制作感光材料
胶卷 人工降雨
四卤离子的检验
思考: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卤离子( 、 、 )?若有 、 等离子干扰怎么办?
分析: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产生沉淀的颜色。
若有以上离子干扰,应先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取上层清液继续实验。
五特殊性质归纳
1、 常温下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保存时用水封。
2、 碘易升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FeI2。
3、 CaCl2、CaBr2溶于水,但CaF2(俗称萤石)不溶于水。
4、 F2和水剧烈反应,所以F2不能将溶液中的 、 、 氧化,将F2通入某溶液中,应先考虑它和水的反应,再考虑生成的HF能否和溶液中的其它成分反应。
5、 卤素单质中,只有F2可与稀有气体反应。
6、 卤化氢的水溶液中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但它能腐蚀玻璃,只能保存在塑料瓶中。
六萃取(老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P212,人民教育出版社)
1、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的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做萃取。
2、分液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萃取和分液有时可结合进行。
3、操作方法
(1)、在溶液中加入萃取剂,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放气。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片刻。
(3)、把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要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4)、待溶液分层后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注意不要使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口上倒出。

http://wenku.baidu.com/search?word=%C2%B1%D7%E5%D4%AA%CB%D8%D7%A8%CC%E2&lm=0&od=0&fr=top_search

回答2:

cl2+H2o=Hcl+Hclo
i2+H20=HI+H2O
Br2+H2o=HBr+HBro
2F2+2H2o=4HF+o2
i2+Na2s=s沉淀+2NaI
2KI+cl2=2kcl+I2
2K+Br=2Kbr+I2
H2+F2=2HF
H2+cl2=光照或点燃2Hcl
H2+Br2=加热2HBr
H2+I2=加热.可逆号2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