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都有哪些?

2025-02-23 20:32: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出塞二首·其一》、《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七首·其四》、《闺怨》、《采莲曲》。

《出塞二首·其一》 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闺怨》 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采莲曲》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回答2:

王昌龄(698-758)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一生曾两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以所谓“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诗选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塞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武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
秋兴
日暮西北堂,
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
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
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
刈黍就寒谷。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
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
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
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
苦节知所效。

回答3:

《芙蓉楼送辛渐》《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四》

回答4:

《出塞二首·其一》、《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七首·其四》、《闺怨》、《采莲曲》。

回答5:

芙蓉楼送辛渐(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