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有侥幸心理?

2025-04-07 09:59:1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人的侥幸心理很强,举我自己的亲生经历,我在的地方是一个小县城,我爸经常喝酒,就在这个月的十八号,醉驾撞死人了。以前家里人总说他,说你喝酒就不要开车了,可是不听劝,直到出了事。我们家里人都却也突然省心了,出了事才好,不出事每次都不省心。我爸的侥幸心理就很强,总觉得自己喝酒开车没事,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时间久了,就真的觉得自己无敌了,没事,能有多大事,不就是个开车么。这就是素质,地域,涵养的问题。像在大一点的地方,人们都会喝酒就不开车了,就算你要回去,身边的人也会劝说是不要回了,或者找人送你回去,而在农村,喝醉了要回去,也就会意思意思,路上小心啊,哎,却也明白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人,身边就是什么人。学历,家庭,素质,等等这些客观因素太重要了,农村,哪里有这些讲究,当出了事,就会当一个笑话一笑而过,或者酒饭后的闲谈,哪里会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我爸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家庭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被撞的还剩有一个一岁的孩子,他的人生,早早就没妈妈,他的人生有该如何度过,破碎的是两个家庭,我们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改变。这个回答也算跑偏了,也算这两天我对家里发生这个事情的一个抒发口,人生漫长,活着最重要,千万别抱侥幸心理,怕啥来啥,是有一定道理的。别等到出事了才追悔莫及。

回答2:

每次重大空难或者交通事故之后,航意险、交通险等保险销量就会有一个波峰出现,没有这种外来的“刺激”,多数人会认为意外风险是挑人的,自己不会那么幸运;一个朋友开车不愿意系安全带,前两年载他儿子在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他从车辆前挡风玻璃甩出车外,伤的很严重,差点没救回来,而他的儿子坐副驾系了安全带则没有大恙。那次事故之后,这朋友不仅自己每次都系,而且还会嘱咐车里人喜好安全带。有足够的刺激,这种侥幸心理应该会得到一定的控制,完全避免,比较难。

回答3:

当事人A,儿子生日吃饭喝了点酒,回家路上儿子吵着要爸爸开一段。基于两方面的侥幸心理,一是我喝的不多,吹也应该吹不出酒驾。二是离家就只剩两个路口了,一开不就到了吗。于是换驾驶位,巧的很,警察就堵在前一个路口,一吹刚好过及格线,再去血检,也是刚过及格线。拘役两个月。看守所里对我说,我也不亏,我像这样很多很多次了,醉的更厉害的开的更远的都没抓住,就这次最最近喝的最少的被抓住,我也该吃官司。当事人B,某大国企厂区工作,该国企疏于防盗,很多工人会偷些废料杂物出厂换钱。B的同事们干了不知多少次没出事,一直喊B一起,B都不敢。B妻子就说了,一直都没出事,说明这事真没人管,要不你看今天他们还不出事,明天你就和他们一起干吧。当日果然没事。次日加入团伙,开车出厂时埋伏的警察如神兵天降,一网打尽。原来警察盯着有一段时间了,观察了好一阵子,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召集一大批人手,就指着这天出击。B说今天第一次干这个警察还不信呢,让他老实交代。结果一查录像监控,前几次真没见到,都是自己下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