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主要是用来报销医疗费用的,比如看门诊可用医保卡刷卡付费,去药店买药,属于医保用药范围也能报销,住院的医疗费,也可使用医保卡报销。如果生大病需住院治疗,只要把卡交给医院,就可以安心治疗了,出院时医院会和医保中心结算。
医保卡使用步骤:
1、医保卡内的钱在用于购买药品时,是直接从医保卡内扣钱的,如果卡内钱足够支付的话,不用另外再现
金支付。不是类似会员卡之类打折优惠卡.其实就是自己平时缴保险费按比例划来给你的,说直了就是自己
交进去的钱,所以卡内的钱是属于自己的,只不过是专款专用,只能用于购买药和治病,还可以继承;
2、在生病住院或是购买药品时并不是所有诊疗和药品都能用医保卡支付,这得取决于当地医保目录,所购买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必须是进入了当地医保目录内的才能用医保卡支付,如果所购买的药品没有进入当地医保目录内(即自费药品和自费诊疗项目),是不能用医保卡支付的,并且医保卡只能在当地医保中心指定的医院或是药店用。
医保卡的使用方法:
医保卡使用范围:参保职工在定点医院,药店就医购药时,可凭密码在POS机上刷卡使用,但无法提取现金或进行转帐使用;
医保卡余额查询:参保职工可通过拨打电话95566进行余额查询,也可在中行储蓄所或市区定点医院,药店查询,也可以上网在社保查询系统登录查询。或者使用手机登陆手机社保查询网查询医保卡余额;
医保卡交易查询:参保职工可以到中行的储蓄所凭身份证和医保证要求打印医保卡交易记录,包括个人帐户金的拨付记录和消费记录,对交易记录有疑问的,可以到中行零售业务部进行查询;
医保卡密码:参保职工若修改密码,可拨打电话95566进行修改,也可持身份证到中行储蓄所进行修改,参保职工若忘记密码,可持身份证到中行储蓄所挂失原密码并更改密码;
医保卡的保管:参保职工要妥善保管好医保卡,若不慎丢失,请立即到单位开具证明信并到医保处盖章确认,然后持身份证到中行储蓄所挂失,并办理补卡手续,7天后可领取新卡;
注意事项:当医保卡交易次数达到60次时,参保职工必须到中行储蓄所打印交易记录,否则,会停止该卡的使用.交易记录打印完后,该卡即可继续使用。
不可以,不182可以的,这4617个是在哪个地方办的?0737就在哪个地方使用?唉,你可以更灵活的运用把它取现出来
1. 异地就医针对什么人?
① 长期异地就医
② 异地转诊就医
③ 学生异地就医
其中,长期异地就医必须是参保人在境内同一异地居住、工作或学习6个月以上,因病在异地选定的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老漂们”一般都属于这种了。
2. 如何办理异地就医确认手续?
想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需要先办理异地就医确认手续。办理了确认手续后的参保人,在异地医疗机构出院结算时,才能即时结算不用自己垫付。那么该怎么办理?以广州参保人为例:
①参保人凭医保卡(或参保单位经办人持单位证明)到市医保二级经办机构申领或在广州市医疗保险网上下载《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记录册》(简称《异地就医记录册》;
② 按规定到要看病的省内其他城市选择1~3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无定点医疗机构的地区可选当地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异地医疗机构);
③ 到选定的异地医疗机构(需注明医疗机构等级)和当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异地就医记录册》审核盖章;
④ 携带相关资料和已盖章的《异地就医记录册》到市医保二级经办机构办理确认手续。
广州,参保人可到广州医保局各分局即时办理,不收任何费用。
3. 遇到急诊:
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急诊),可以先到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异地就医人员或家属要通过书面、电话等方式补办异地就诊手续。
4. 就医时要凭证:
需要本人就医以及以下凭证之一:社会保障卡(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儿童提供户口簿)、其它有效就医凭证。
5. 出院时标准结算:
根据广东省人社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工作的通知》,异地就医人员原则上享受参保地医保待遇,医疗保险基金以及补充等保险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执行参保地的政策。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原则上执行参保地支付比例,不按转外就医的支付比例。
6.以后门诊大病也能即时报销:目前实现直接结算的只是住院费用,而且个人自负部分不能刷医保卡。
省社保厅医保处负责人表示,转诊住院费用较大,因此当前优先开通异地就医住院费用联网结算,下一步将逐步将结算业务范围扩大到门诊大病(门慢、门特),以及工伤、生育保险医疗费用结算。
在明年,还将继续上线二级医疗机构,并提供转诊服务,比如预约医生床位等服务。未来还将逐步实现个人自负费用在线支付、异地刷医保卡。
扩展资料:
异地医保就医,是指参与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异地医保就医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法律定义,在社会医疗保险范畴内,“异地”一般是指参保人参保的统筹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内地区,异地医保就医可以简单定义为参保人在其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近年来广东、山西、湖北、辽宁等多省已经实现异地医保就医结算。
“异地医保就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一次性的异地医疗,包括出差、旅游时的急性病治疗以及病人主动转移到外地就医,所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及时结算医疗费用。
二是中短期流动、工作岗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的异地医疗,包括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单位都处在流动状态,如建筑业等职工的就医,所产生的问题要么是不能参加医疗保险,要么是要垫付医疗费用。
三是长期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包括退休后户口从工作地迁移到安置地的人员,也包括托靠子女无户口迁移的人员,所产生的问题表面上是就医结算不及时、不方便,个人负担重,实质是安置地的医疗待遇往往要好于参保地,异地安置人员感到就医待遇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