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判断可导性的点的左右两端分别计算x趋向于这个点时函数的极限值,判定两个极限值是否存在且相等,若两个极限值不相等、其中有一个不存在或两个都不存在,则函数在该点处不连续,也就一定不可导;若两个极限值存在且相等,就进行下一步。
用导数的定义式,分别计算x从左和从右两个方向趋向于该点的极限值,若两个极限值都存在且相等,则判断为函数在该点处可导,且导数就等于该极限值;若两个极限值不相等、两个极限值中有一个不存在或两个极限值均不存在,则函数在该点处不可导。
求函数值
已知函数f(x)= 求f(3)的值。
解:由3∈(-∞,6),知f(3)=f(3+2)=f(5),
又5∈(-∞,6),所以f(5)=f(5+2)=f(7).
又由7∈[6,+∞)所以f(7)=7-2=5,因此,f(3)=5。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方法: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按该段的表达式去求值,直到求出值为止。
第一步:在要判断可导性的点的左右两端分别计算x趋向于这个点时函数的极限值,判定两个极限值是否存在且相等,若两个极限值不相等、其中有一个不存在或两个都不存在,则函数在该点处不连续,也就一定不可导;若两个极限值存在且相等,就进行下一步;第二步:用导数的定义式,分别计算x从左和从右两个方向趋向于该点的极限值,若两个极限值都存在且相等,则判断为函数在该点处可导,且导数就等于该极限值;若两个极限值不相等、两个极限值中有一个不存在或两个极限值均不存在,则函数在该点处不可导。
方法一:1,先看是否连续,连续则可能可导,不连续则一定不可导2,选证明在每一段的开区间里是可导的(一般都是初等函数,初等函数在定义域内很容易看出是否可导),3再用定义证明在每一段的临界处的左导数等于右导数.
方法二:导数极限定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