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句诗中所描述的是现象是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海拔差异所导致的,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度,海拔越高的地方与平原地区气温差异越大,因此其气温回升较慢,相应的气候变化存在一种滞后现象。所以才会出现大部分地区的花儿早已开放完了,而山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的现象。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这是因为地势的高低不同所造成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因此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也不足为怪了。
从物候学角度分析是温度对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一般来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55度,所以山上的节气晚,开花也晚。
附答案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