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吸血会不会传染爱滋病?

2025-02-25 15:28:54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蚊子叮咬不会传染爱滋病,因为(1)HIV无法在蚊体内繁殖,(2)蚊子吸血而吞下的HIV会跟其他蛋白一样被消化掉,(3)如果蚊子吸AIDS病人之血,只吸了一半,赶著去叮咬另一个人,则蚊子唾液并没有HIV,而且也不会吐出已吸入的血,所以不会传染AIDS.即使吸过AIDS病人血液的蚊子,停在另一人的皮肤上,刚要咬人就被打死,以致含有HIV血液黏在皮肤上,但HIV不会穿透皮肤,所以也不构成威胁

回答2:

放心,绝对绝对不会的,爱滋病的传染只能通过1性生活2母婴传染3输入有爱滋病的血.像平时和爱滋病人握手,共进餐,蚊虫叮咬等是不会传染的.另外要照顾爱滋病人的感受,不要歧视他们,要尊重他们,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社会环境!

回答3:

一、蚊子的分类蚊子属昆虫纲、双翅目、蚊科。踪迹分布世界各地,但以炎热潮湿的地方最适合生长。

二、叮人的蚊子

只有雌蚊才会叮人,雌蚊以口器刺入皮肤吸血时,会注入防止血液凝固的唾液,使血液失去凝固的作用。皮肤会红肿发痒,就是因为这种唾液所引起的刺激反应。而蚊子的唾液也会将身上所带的病菌传给人们,这就是蚊子会传染疟疾、脑炎、黄热病的原因。但也不是所有的种类的雌蚊都会吸血,像大蚊这一种蚊子就不会吸人血。

三、蚊子的生活史:

蚊子是属於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

卵:
蚊子的卵依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疟蚊和家蚊,水边的如斑蚊。疟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斑蚊则在三至五天。

2.幼虫:

蚊子的幼虫称为孑孓。孑孓用吸吸管呼吸。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会产生水流,流向嘴巴.这个时期约维持10-14天,经4次蜕皮后变成蛹.

3.蛹

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来成逗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经二天完全成熟.

4.成虫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乾硬之前无法起飞(羽化).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势。交配的动作因种类而有不同,有的黄昏时刻在田野宽旷之处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单纯由一种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几种不同蚊种集合而成。此时雌蚊见到群舞光景,就飞进蚊柱与同种雄蚊交配离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於雌性交配孔内,但逐渐溶解,约於24小时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10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

四、雌蚊为什麼要吸血

雌蚊在交配后寻找吸血对象,自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甚至於鱼类中的弹涂鱼类等吸血。雌蚊吸血时,位於前胸内的一对三叶状唾腺,分泌唾液防止血液凝固阻塞口器,此时血液输送到中肠到胃,胃随之膨大而刺激脑部分泌激素给卵巢,命令卵巢开始发育;因血液中含大量蛋白质,足够卵巢之发育成熟。如果雌蚊吸取露水或糖水时,液体则输送至背支囊及腹支囊中,而不会引起卵巢之发育反应。背腹支囊不具消化能力,故存於支囊内之液体会逐渐少量送往胃消化吸收。吸血后大约2-3天卵巢发育完成,则可产下一批成熟卵约100-300个。

五、蚊子的可以活多久

蚊虫的寿命,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但在实验室可活到1至2个月;雌蚊至少可活1至2个月,在实验室曾活到四个月。

蚊子吸血量很少,病毒不能在昆虫身上存活~~~

回答4:

蚊子一边吸血一边吐出自身分泌的唾液,保持血不凝固。换句话说,蚊子并不是把以往所吸食的血液注入下一个猎物体内,即使它刚刚叮咬过一个艾滋病人,再去叮咬一个健康人,两人的血液也不会接触。
蚊子是疟疾、黄热病、登革热、脑炎等几十种疾病的“罪魁祸首”,但两者的致病机理并不一样。蚊子叮上疟疾病人时,导致疟疾的病原虫随之进入蚊子消化腺内,发育、繁殖后,再伺机“溜入”其他温血动物的体内。研究已经证明,艾滋病毒并不会在蚊子体内繁殖,因此也不可能传播。
希望你满意,呵呵!

回答5:

单纯的蚊叮虫咬是不能传播的,但要想你说的这样就不太保险了,可以去检测一下,现在的检测是免费的,我相信你没被感染!

回答6:

放心吧,想传染AIDS,要2000多只蚊子同时叮咬AIDS病人,然后再同时叮咬你。估计你一夏天都见不满2000只蚊,(前提条件:母蚊)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
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
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
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
针一管危险更大;
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
消毒;
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
毒;
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
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空气;
饮水、食物;
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
游泳池;
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目前还没有发现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吸
血昆虫;
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
蹲式厕所及小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