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时代背景,与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亦称蠕蠕,四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
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80多年中,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从《木兰诗》中所叙木兰出征路线来看,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了黑山,到达燕山,也与当时情况相契合。这次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
扩展资料:
大部分人认为花木兰是北朝人,在处于分裂的南北朝,北朝女子确实有尚武风气、木兰名又不见于南朝、诗句天真烂漫……综合考虑,应该是北朝人所作。
一般认为花木兰是北魏时人,此诗也作于北魏,因为诗中有一句“天子坐明堂”,“天子”正是孝文帝太和十年后的新称,“可汗”还是旧称。
而关于“明堂”,建于太和十五年,三年后孝文帝迁都洛阳,所以此事写于这三年中;诗中还称“策勋十二转”,《魏书·李先传》有“转七兵郎”的说法,与木兰转尚书郎的说法一致。
但这首《木兰辞》恐怕并不是一人一时一地定稿的,就诗中来看,恐怕还有他人的润色。比如写木兰回家后“对镜贴花黄”,这一描写其实是南朝乃至唐代女子的装饰。
史上也许有许多类似木兰的女孩,因为家中无男丁,故而替父从军,其中历尽艰辛,坚忍不亚于男儿,最终建立赫赫战功,归来时却放弃了荣誉,重返故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兰诗
历史背景:《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据史书记载: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间北魏与柔然(即蠕蠕)大的战役就有20次,《木兰诗》故事的历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御柔然入侵的反掠夺战争。
作者在诗中不仅歌颂了木兰的爱国热忱,也通过进宫还乡表现了她不羡慕功名利禄、热爱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兰诗
历史背景:《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据史书记载: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间北魏与柔然(即蠕蠕)大的战役就有20次,《木兰诗》故事的历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御柔然入侵的反掠夺战争。
作者在诗中不仅歌颂了木兰的爱国热忱,也通过进宫还乡表现了她不羡慕功名利禄、热爱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
扩展资料:
木兰诗鉴赏
此诗艺术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
1、第一部分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不同寻常了。
2、第二部分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
3、第三部分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其次是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第三是全诗用了不少重复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正如明人胡应麟所说:“此歌中,古质有逼汉魏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兰诗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当与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80多年中,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北魏这次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接着,431年灭夏国,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到这时才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或大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
扩展资料: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的尚武风气;表达了北方人民憎恶战乱,渴望和平的意愿;对木兰更是全面赞扬——勤劳善良、端庄从容,英勇战斗、保家卫国;尤为重要的是认为木兰冲击了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思想。
木兰从军的本源只是对父亲尽了某种“独特方式”的孝道:
(一)重孝道
诗的开场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铺陈木兰从军的起因:点兵。父亲参战,却无儿可替。到战事结束“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渲染木兰急切回家的心情;
而诗的结尾处又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描写木兰弃官回乡,重拾红妆的喜悦。作者无时不在突出木兰尽“孝”这一主题。“替父从军”是特殊战争年代的一种独特的“孝道”方式。
(二)淡化战争
诗中只有六句是关于战争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随后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也只是用册封和赏赐来暗指木兰在战场上曾有过的机智和英勇。
疏于战争的描写固然是不便于描写女子在战场的实景;更重要的是在淡化鲜明政治色彩的“忠”。从诗的内容、数量分配上也可以考量出《木兰诗》作者并不打算表现“忠”军爱国,仅是借势赞扬木兰的“孝”之不易。
(三)避开木兰的女性特征
古诗中既没有对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做具体描写,更没有想过要描述木兰的爱情生活,只是在结尾的两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解开事实真相,这种叙事方式和隐喻风格也恰恰说明作者有意在避开“女扮男装”。
参与战争的木兰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男性角色。“男”木兰在军营实际生活的缺失,说到底也是因为这实在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主流思想。
只有获得了男性的装扮,木兰才能做男人可以做的事——打仗。“替父从军”的木兰始终都是一个“男”木兰,在这个木兰身上是没有女性特征的,因此以她来证明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也只能是一种虚假的、表面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木兰诗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
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扩展资料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