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一般不建议私了。按流程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人社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你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工伤维权程序比较多,如果自己不熟悉,最好委托律师代理。
对于用工单位来说,没有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工伤明显不够伤残等级的,承担医疗费和停工治疗期间工资的,可以私了。能够评定上伤残等级的,是不能私了的。因为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不论单位什么原因没有为职工参保,但职工都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你私了给职工一笔钱,如果比条例规定的少,职工钱花完了回来再提出赔偿要求,法律还是支持的。
因此,对于用工单位没有为职工参保,职工发生的工伤,伤情够上伤残等级的,也尽量不要私了,别放弃自己的权利。按规定认定工伤(单位不申请个人去申请),按规定评定伤残等级,按伤残等级,确定伤残待遇。评完伤残等级就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后单位不用你的时候,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由所在地区省政府规定)。
由于不知你的伤情和治疗后的功能障碍情况,也不知能评为几级伤残(待遇按等级确定),因此赔偿的数额没办法估算。一般10级的话,一次性伤残抚恤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三项总共在7万至12万左右(根据地区不同将有很大差别),供参考。
对劳动者极为不利。用人单位拖延到最后,也必须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赔偿项目及数额据实支付。工伤事故后,作为劳动者一方,大都希望尽快拿到各项工伤赔付,而作为用人单位一方,也希望能以较低的成本尽快了结,彻底解决工伤事故。于是,就通过签协议并及时支付的方式私下解决。
首先,发生工伤事故后,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私了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由此可以推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对于工伤赔偿等问题可以协商解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私了。劳动者之所以愿意选择私了,最大的好处就是时间短,比较容易拿到钱,成本低,这对于农民工来说非常重要。
其次,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私了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如果通过工伤认定
,并做了工伤伤残等级鉴定,赔偿的数额与法律规定的数额相差甚远时,就会有显示公平之嫌,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无效。
本人今天开庭处理的劳动争议便是如此。劳动者急于拿到赔付款,以较低的赔偿数额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用人单位支付赔偿款后,劳动者遂委托律师到劳动仲裁委要求按法律规定的赔偿项目赔偿。劳动仲裁委认为协议显示公平,全部支持了劳动者的赔偿请求。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法院也是同样的处理意见,法官曰:目前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倾向于保护劳动者一方,协议显示公平。
二、如果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没有做工伤认定和工伤伤残等级鉴定的情况下就与劳动者达成赔偿协议,面临的风险更大。
建议:为彻底解决工伤赔偿争议,工伤事故后,尽量通过法律程序鉴定伤残级别,签订赔偿协议时,注意协议内容和措辞,安排见证人,以保证协议的合法有效,杜绝日后一方反悔。
安装假肢费;二次手术费;如果住院治疗工伤的,所在单位应该给住院伙食补助(估计这个单位已经付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的工资。
接下去,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按月支付。
又,单位还要付20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因为肘部以上截肢属三级伤残,这里只是一种推算,参《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职工达到退休年龄的,还要按伤残津贴发给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另外用人单位还要为职工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以保障伤残职工看个病什么的。
可以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前提下,协商解决。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发生争议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的前提条件。
劳动能力鉴定是劳动者因工负伤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对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进行综合评定,是给予受伤害职工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未经工伤认定,不能从法律上给遭受事故伤害性质定性,不能在法定时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私了不成,不能通过法律途径的到救济;未经劳动能力鉴定,不能确定伤残等级,也就不能按伤残等级适用法律规定协商合理的赔偿数额。因此,应当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前提下,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