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大米的中医属性区别

2025-02-14 07:17: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小米与大米的中医属性区别:

小米有清热、消渴的功效,可以缓解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等症状。食用小米有养益气、补肾气的作用,在五谷中,小米的补肾功效强。小米具有健脾、和胃功效,能治脾胃不和、脾虚久泻、消化不良和积食腹痛等症。小米可以治疗口臭,一定程度上缓解脚气。小米具有美容功效。

大米的功效:

1.婴儿辅助饮食: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

2.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

扩展资料:

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除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还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米

百度百科-大米

回答2:

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陈粟米味苦,性寒)
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
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能止烦解渴)
《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大米,又称“稻米”。主要分为籼米、粳米、粘米几种。大米性平,味甘。具有补中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和五脏、通四脉、止烦、止渴、止泻等作用。
粳米能补脾、养胃、滋养、强壮。粳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能,对病后肠胃功能较弱者,尤其是口渴、烦热之人适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