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整句的解释

整句话的意思哦,谢谢大家帮我
2025-04-05 16:38: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

出处:《与陈伯之书》【作者】丘迟 【朝代】南北朝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白话释义:

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如今与梁军对垒)您每当登上城墙,手抚弓弦,远望故国军队的军旗,战鼓,回忆往日在梁的生活,岂不伤怀!

这就是(当年出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想做赵国的将帅,(战国时魏将)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的原因,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难道唯独您没有(这种)感情吗?切望您能早定良策,自己弃暗投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历史上晋朝与隋朝之间二百年的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内战不断,纷争不休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过宋、齐、梁、陈四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不是外部入寇就是重臣造反,上演了一幕幕你刚唱罢我登场的历史闹剧。

作者和陈伯之本来都是齐朝大臣,一个官至太中大夫,一个是冠军将军、骠骑司马。丘、陈二人虽是同朝为官,却是文武相对,德行相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后来作者《与陈伯之书》的产生。

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命临川王萧宏领兵北伐,陈伯之屯兵寿阳(今安徽寿县)与梁军对抗,萧宏命记室作者以个人名义写信劝降陈伯之。

《与陈伯之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一封政治性书信。陈伯之收到这封劝降信后,为书信的情理所慑服,不久就率八千之众投降。

文章开头用了一组气势磅礴的对比,描写陈伯之原来的风光和如今的狼狈。“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这几十个字把陈伯之勇武善战、审时度势的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其后又把陈伯之取得的诸多骄人战绩进行了一番渲染。

于是,这与后文“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种而鼓战,对穹庐以屈膝。义何劣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陈伯之今昔境遇的极大不同,又暗含对陈伯之已经失去,识时务、英勇等品质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