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多少名小提琴名家

2025-01-05 06:48: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约阿希姆 (Joseph Joachim,1831年6月28日——1907年8月15日卒于柏林,匈牙利犹太人)【师承】4岁学琴,8岁从塞尔瓦琴斯基、哈乌谢尔、伯姆、达维德(斯波尔的学生,斯波尔师从埃克)。【学派】德国。【演奏风格】柔和含蓄、纯朴端庄、严谨、宏伟。音量上不算响亮,但非常富有表现力。手特别大,拉起十度来毫不费力。他是继罗德、克莱兹尔、维奥蒂、斯波尔、费迪南大卫后,十九世纪后半叶德国小提琴学派的领袖。【最佳演绎】贝多芬、勃拉姆斯、巴赫。【曾获题献】布鲁赫g小调第一协奏曲、德沃夏克小提琴协是题献给他的。【曾任首席】1849年任魏玛交响乐团首席。【室内乐】1870年组成“约阿希姆弦乐四重奏组”,演奏贝多芬全部的四重奏。【教学】1868年任柏林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他从未以基础课教师自居,而是通过示范带教的演奏培训型教师的典范。【教学成就】培养出胡鲍伊、胡伯曼、马尔西克、欧尔、卫登堡。【使用琴】最早是用一把瓜达尼尼获得成功的。持有制于1721年的斯特拉底小提琴(后属埃尔曼)、制于1736或1737年瓜内利小提琴(后属奥伊斯特拉克)。【涉及领域】中提琴、指挥、作曲。【挚友】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家庭】妻子瓦尔丝是次女高音歌唱家。 萨拉萨蒂 (Pablo de Sarasate,1844年3月10日——1908年9月20日,西班牙人)【师承】5岁学琴,12岁从阿拉尔(哈贝内克的学生,哈贝内克师从巴约)。【学派】法国。【演奏风格】精确、清丽、浪漫、热情和辉煌熔于一炉。轻灵飘逸,音质纯净,音色甘美,技巧完善,是当时炫技派最杰出的代表。弓始终在琴马和指板的正中,几乎从不靠近琴马。他采用的揉指幅度大而缓慢,因而音色就显得特别饱满甜美。擅长飞顿弓,并以飞顿弓代替所有的连顿弓片断。成名后很少练琴。他是第一个将演奏灌录成唱片的 小提琴家 。他的小提琴演奏代表着新一代技术的突破,灵活无碍的技术、自然流畅的声音,再加上仪器般无误的音准,以及动人饱满的音色,早已超脱小提琴弓法与指法的限制。【最佳演绎】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不涉及的曲目】可能出于性格的原因,他不愿意演奏贝多芬、勃拉姆斯、巴赫。由于手小,也不拉恩斯特、帕格尼尼。【曾获题献】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和《f小调第一协奏曲》;圣-桑第三和第一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和《哈瓦涅兹》;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和《第二协奏曲》、德沃夏克《马祖卡舞曲》、维尼奥夫斯基d小调第二协奏曲都是题献给他的。【教学】从未教过学生。【使用琴】持有制于1742年的瓜内利小提琴(后属海法兹)。【涉及领域】作曲家。【家庭】父亲是军乐队队长。未婚。【嗜好】收藏名琴、手杖和其它珍贵的古董。 伊萨依 (Eugene Ysaye,1858年7月16日——1931年5月12日,比利时人)【师承】4岁学琴,马萨尔(克莱兹尔的学生)、维尼奥夫斯基(马萨尔的学生)、维厄当(贝里奥的学生,贝里奥师从维奥第和巴约)。【学派】法比。【演奏风格】热情洋溢、气势磅礴,属浪漫派风格。早期曾一度在夜总会里拉过餐桌音乐。弓总是落在琴马和指板的中央。他是19、20世纪法比学派的重要传人。【全盛时期】50岁以后,演艺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曾获题献】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肖松《音诗》都是题献给他的。【曾任首席】1879年后任柏林比尔舍交响乐团首席。【钢琴合作】德克吕。【教学】1886年任比利时布鲁塞尔音乐学院教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完美无缺,而对技巧上的细节则无暇苟求,属于跟约阿希姆相类型的教师。【教学成就】培养出帕辛格、金戈尔德等。【使用琴】最早是用一把瓜达尼尼而获得成功的。持有制于1740年的瓜内利·德尔·吉苏小提琴、另一把为“大力士”史特拉地瓦利,此琴曾在1908年到苏联演奏时被盗,直到1947年才在柏林重现。【涉及领域】作曲家、指挥家(1918-1922年任辛辛那提交响管弦的指挥)。【挚友】鲁宾斯坦、德彪西。【家庭】父亲是交响乐团团员。 胡鲍伊 (Jeno Hubay,1858年9月14日——1937年3月12日,匈牙利人)【师承】幼年随父学琴,后从约阿希姆5年。【学派】德国。【演奏风格】深情、动人、严谨,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室内乐】曾组建弦乐四重奏组。【教学】1882-86年任布鲁塞尔音乐学院教授、1886年任佩斯音乐学院教授、1919-34年任该院院长。【教学成就】培养出西盖蒂、泰曼伊、达隆尼等。【涉及领域】作曲家。 克莱斯勒 (Fritz Kreisler,1875年2月2日生于维也纳——1962年1月29日,美籍奥地利人)【师承】4岁学琴,启蒙于父亲。7岁师从小汉尔梅斯伯格、马萨尔(克莱兹尔的学生)。作曲师从布鲁克纳(Bruckner)、德利伯。【演奏风格】温馨、热情、歌唱性强、富于情感,善于表达与运用自由节奏,具有沙龙韵味,也是第一个采用持续不断揉指的大师,成名后很少练琴。早年曾一度在维也纳咖啡馆和俱乐部拉过餐桌音乐。【最佳演绎】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他和拉赫玛尼诺夫合作的格里戈《c小调奏鸣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但他拿手的是小品,如《幽默曲》、《美丽的罗丝玛琳》、《爱之忧伤》、《旋律》、《沉思》等,也是唯一能把这些小品升级为音乐会正式曲目的大师。【不涉及的曲目】没灌录过维尼奥夫斯基的作品。【技巧缺陷】连顿弓。【全盛时期】50-55岁(即1925年-1930年)。【巡演】曾于1923年5月28日在北京举办独奏音乐会。【曾获题献】1911年艾尔加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题献给他的。【钢琴合作】鲁普、拉赫玛尼诺夫。【教学】对教学毫无兴趣。【使用琴】常用1713年的史特拉地瓦利。最早是以一把加里安诺开始他的事业的。1905年持有制于1737年的瓜内利·德尔·吉苏小提琴,并一直保存到1917年、1908年得到一把1725年制作的“格莱维利”斯特拉底小提琴,1910年买给了弗里曼、1908年得到另一把1733年制作的斯特拉底小提琴,直到1934年买给了胡伯曼、1934年得到一把1734年制作的“陈腐的阿默斯特老爷”斯特拉底小提琴,直到1946年才卖给了沃利策公司。【涉及领域】医生、绘画、雕塑、文学、作曲家。曾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小曲,并对许多作品进行过改编。【挚友】伊萨依、勃拉姆斯、埃尔加、拉赫玛尼诺夫。【家庭】父亲是善提琴演奏的医生。 卫登堡 (Alfred Wittenberg,1800年——1952年上海,德籍匈牙利人)【师承】约阿希姆的得意门生。【演奏风格】音色甜美,令人神迷。1939年2月流亡上海,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婉拒美国方面发出的邀请,因为他眷恋学生、眷恋上海。【曾任首席】柏林交响乐团首席。【室内乐】1902年与钢琴家施纳贝尔和大提琴家赫金组成三重奏。【教学】曾任教国立音专、中音华东分院等。【教学成就】培养出谭抒真、杨秉孙、毛楚恩、司徒海城兄妹、司徒华城、马思宏等。在教学中经常示范其老师约阿希姆及克莱斯勒、海菲茨、梅纽因等大师的演奏风格。他还以 小提琴家 和钢琴家的身份,多次与中外音乐家合开音乐会。钢琴家范继森、杨体烈、李名强等都跟他学过钢琴。【使用琴】使用的一把是在德国时以一早期的斯氏琴换的卡米里·卡米罗,这把琴的面板右上角有个疤,但音质非常之好。 蒂博 (Jacques Thibaud,1880年9月27日——1953年9月1日,法国人)【师承】由于大哥学小提琴,因此从小在父亲的要求下学钢琴,一直到其兄病故后才接触小提琴。从伊萨依(马萨尔和维厄当的学生)、马尔西克(马萨尔和约阿希姆的学生)。【学派】比利时。【演奏风格】音色甜美、色彩妖冶、音质纯净、感情温馨、热情、浪漫。早期曾一度在巴黎拉丁区的夜总会、咖啡馆拉过餐桌音乐。演奏风格象一只活泼的夜莺。揉指幅度不大,速度适中。他的音乐主要表达的不是技巧、也不是深刻的内涵,而是抒情性及人情味,圣桑、拉罗、法朗克等人的作品特别能听出他的音乐性。他的演奏非常超脱传统,演奏方式也异于他人,但是表现出来的音乐却是感人的,也是法国小提琴学派公认的领袖人物。成名后很少练琴。【全盛时期】53岁后,演艺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最佳演绎】福莱《小夜曲》。【不涉及的曲目】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他演奏的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均获得了纤细有余、气魄不足的定评。曲目有限。【技巧缺陷】连顿弓。【巡演】1936年曾到上海演出。【钢琴合作】科尔托。【室内乐】1905年与钢琴家科尔托和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组成三重奏,成为世上最著名的室内乐团之一。【教学】巴黎音乐学院教授。【教学成就】培养出弗朗西斯卡蒂等。【使用琴】使用1709年的斯特拉地。【家庭】父兄5人都为演奏家。【备憾】死于飞机失事。 艾乃斯库 (Georges Enescu,1881年8月19日——1955年5月4日卒于巴黎,罗马尼亚人)【师承】巴奇里奇(伯姆的学生,伯姆师从罗德)、小汉尔梅斯伯格、老汉尔梅斯伯格(伯姆的学生)、马尔西克(马萨尔和约阿希姆的学生);作曲从奥乃格、Gedalge(拉威尔的老师)、马斯涅、佛瑞等知名法国作曲家。【演奏风格】音量不大,但音色极富韵味,格调典雅隽永、热情而浪漫。他将幼年熟悉的罗马尼亚民间传统风格结合最精练的法国学派的手法,琴音彷佛会说话一般充满人性。【最佳演绎】肖松《音诗》。【技巧缺陷】连顿弓。【钢琴合作】拉威尔、科尔托、施吕塞尔。【教学成就】培养出梅纽因、格茹米奥、费拉斯、林克昌等。【室内乐】与柯尔托搭档室内乐。【使用琴】持有斯特拉底小提琴。【涉及领域】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埃尔曼 (Mischa Elman,1891年1月20日——1967年4月5日,美籍俄罗斯犹太人)【师承】4岁启蒙于父亲,6岁师从费德曼(欧尔的学生)、欧尔。【学派】俄罗斯。【演奏风格】音质美妙、热情,发音像火山间歇性的爆发,具有一浪热似一浪的特征。舒伯特《圣母颂》、圣-桑《天鹅》、肖邦《夜曲》、舒曼《梦幻曲》都成了他特有的风格标记。对炫技作品兴趣不大,擅长抒情。他是俄罗斯 小提琴家 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最佳演绎】柴可夫斯基协奏曲、《幽默曲》,但他的处理脱胎于克莱斯勒。【技巧缺陷】连顿弓不行。【全盛时期】在演艺上未能保持长久不衰,只维持到50岁左右。【巡演】1936年曾到上海、南京演出。【曾获题献】有题献给他。【钢琴合作】塞格尔。【教学】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使用琴】持有前属约阿希姆的制于1721年的斯特拉底小提琴、制于1717年的斯特拉底“雷卡米尔夫人”,那是妻子送他的结婚礼物。 西盖蒂 (Joseph Szigeti, 1892年9月5日——1973年2月19日,美籍匈牙利人)【师承】7岁学琴,胡鲍伊(约阿希姆的学生)。【学派】德国。【演奏风格】原汁原味,力图表现音乐,自我在他的音乐中是没有地位的。琴弓喜欢靠近琴马。【最佳演绎】巴赫g小调和a小调无伴奏奏鸣曲、贝多芬、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门德尔松协奏曲和克莱斯勒的小品。除了对巴赫作品有深刻的见解之外,对于当代作曲家也特别青睐。他的诠释以刻划乐曲内涵、琢磨音色及体验音乐为目的。可以说是极具深度的演奏家。【不涉及的曲目】帕格尼尼、柴可夫斯基、维尼奥夫斯基的协奏曲。不喜欢演奏炫技性强的作品和情绪夸张的浪漫派作品。【技巧缺陷】连顿弓不行。【全盛时期】1901年——1950年。【巡演】1919到1937年间曾到中国演出。【曾获题献】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巴托克《第一狂想曲》和三重奏《对比》都是题献给他的。【钢琴合作】霍尔佐夫斯基、佩特里、巴托克、阿劳、马加洛夫。【教学】1917年——1924年任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教学成就】前桥汀子、郑京和、海野义雄等曾受过他的指点与调教。【使用琴】亨利佩特所藏的瓜乃利。【挚友】巴托克。 海菲兹 (Jascha Heifetz,1901年2月2日生於立陶宛——1987年12月10日,犹太血统的美籍俄罗斯人)【师承】3岁随担任乐团提琴手的父亲学琴,但不久他就超越了父亲,后从马尔金、10岁从欧尔学了6年。【学派】俄罗斯。【演奏风格】纯净优美,富有动力,圆润饱满,发音具有天鹅绒般的光滑、甜美。具有细致的力度和色彩变化。他的演奏出神入化,浪漫、激动。他和克莱斯勒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唯一能在琴上随心所欲的小提琴大师。琴弓喜欢靠近琴马。1972年宣布退休。【最佳演绎】柴可夫斯基、布鲁赫及《苏格兰幻想曲》、西贝柳斯、维尼奥夫斯基、维厄当第四、贝多芬等协奏曲;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和《哈瓦涅兹》舞曲(演绎此等乐曲,前奏特别重要,海法兹的演奏之所以突出,他强烈而巧妙的节奏是重要因素);舒伯特《圣母颂》、《C大调幻想曲》;狄尼库《断弓霍拉舞曲》、拉威尔《茨冈》、《木屐舞》、《希伯莱旋律》、《旋律》、《沉思》、《任性的女子》等小品,都是他的杰作,几乎成了他的专利品。擅长连顿弓。【全盛时期】29-39岁(即1930年-1940年)。【不涉及的曲目】除了几首随想曲外,没灌录过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圣-桑b小调第三和德沃夏克的协奏曲,也不拉巴托克、兴德米特和勋伯格的协奏曲、厄恩斯特,他说:“我不理解它们”。他演绎的巴赫和莫扎特大有非议。【巡演】1923年曾到上海演出。【曾获题献】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华尔顿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韦克斯曼《卡门幻想曲》都是题献给他的。【钢琴合作】鲁宾斯坦、贝。【教学】1969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教学成就】培养出弗里德曼、福多尔、阿莫亚尔。【使用琴】首次演出和录制唱片是用一把托诺尼小提琴。最喜欢用前属萨拉萨特的制于1742年的“大卫”瓜内利小提琴。1951年后,改用1714年“海豚”橘红色斯特拉地。【涉及领域】共改编了150余首小品。【家庭】父是乐团小提琴手。【嗜好】文学、集邮、乒乓球、网球、游泳、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