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作新在接受央视"入木三分" 探红木节目采访时谈到"人工种的话,如果是种的方法好的话,20年成材应该没问题。"对林教授的此番说法,红木仿古家具行业内的众多人士表示了质疑。
中 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伍炳亮认为:"海南黄花梨的生长周期缓慢,缓慢的生长过程恰恰是木质缜密坚韧和油润的原因之一,如果以短期获利为目的,采取一 些刺激它生长的方式来缩短生长周期,那么可以肯定这种人工种植的树木在密度、油性等方面要比野生的海南黄花梨逊色。另外,非常重要的是,海南黄花梨这种树 很特别,并不是直径长到几十公分了就可以开出同等规格的板料,因为制作海南黄花梨家具真正取用的只是木材中心深红色的"格",格之外的都是弃之不用的白皮 而已,只有用木材中心部分的这种"格"制作的家具色泽与纹理上才具有美仑美奂的效果。林教授提出的20年成材论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分析上,从制作家具的选材 要求来看,人工种植20年的海南黄花梨的"格"基本看不到,如果有的话也不会超过筷子粗细,根本无法用来制作符合传统家具选材要求的仿古家具。"
目 前,漳州市林业局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其中有一棵已经种植了三十年,林业局技术人员在树上钻孔后发现仅仅是在树心部分有点发红,因此印证了伍炳亮的说法。 对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树干中 "格"太小以及树干直径不足用来做家具的问题,漳州市林业局局长黄建平并没有否认和回避,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解 释"……人工培植那就要在短时间内,使它尽快的增加增长量,那么虽然看起来才十几公分,那么做古典家具它不一定是整树利用可以切片,切片切条来拼架,所以 配合起来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家具。"而伍炳亮先生则认为明清式仿古家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型"、"艺"、"材"、"韵"的兼具和搭配,才能传承和发扬明清家具 的魅力。如果采取切片切条的方式来拼接制作家具,就会大量地使用胶水等手法来粘合细小的切片、拼凑家具的外形,这样做的家具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仿古家具 了,甚至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都会无法解决,这样自然也无从谈起人工种植20年成材的海南黄花梨可以弥补市场的需求。
当记者问 道: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出现在市场上后,会不会冲击现有的海南黄花梨家具价格,消费者早期购买的海南黄花梨家具是否会贬值?伍炳亮说,如果等到几百年后 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在密度、色泽、外观等各个方面与野生的树木一致时,有这种可能。不过,到那个时候,几百年前做的家具也成了古董,价格会更高了。
针 对业内质疑的人工快速种植法种出的海南黄花梨密度上不如野生海南黄花梨的看法,林作新教授对此并没有否认,他认为"人工种植海南黄花梨可在密度上可能会稍 微低一点,可是刚好合适做家具,最好材料是0.6到0.8之间最理想的,因为干燥,锯材,剥光,胶合都非常好,所以人工种的黄花梨做家具是最优质的材 料。"对此观点,伍炳亮也表示难以认同。他说:"材质密度直接影响抛光效果以及榫卯结构的紧密和结实,这种木材的密度可能并不符合国际上家具制作的常规惯 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中国的明清式家具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正因为有独特的用材方式以及榫卯结构和造型风格,所以才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西方的家 具更多地是考虑实用性,而明清式家具则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之间作了最好的平衡,并且可以传承后世。因此不能盲目地照搬西方的某些标准对传统家具所用材进行批 评和否定。如果不立足于我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而以现代家具的标准对传统家具进行评判,很容易流于机械的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