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鲢鱼肉泛红是怎么回事

2025-04-04 00:01: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鱼肉过红过白不吃
鱼因品种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枪鱼这样的红肉鱼和带鱼这样的白肉鱼之分,但如果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
2、个头挑“八分大”的
鱼的个头决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鱼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鲜嫩,鱼刺也会显得格外多。太大,意味着鱼的年龄老,肉质粗糙,体内可能积聚了不少有害物质。
因此,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比较合适,例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鲫鱼0.5斤~1斤、草鱼4~5斤的为宜。
3、鱼眼浑浊塌陷、鱼鳃发灰的不买
选购“冰鲜鱼”,应该先观察其眼睛和鳃。新鲜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丝清晰呈鲜红色。
其次,鲜鱼眼球不饱满,眼角膜起皱,稍变浑浊,有时眼内溢血发红,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
腐败鱼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
4、现杀活鱼放放再吃
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
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5、水箱内水的颜色不对不选
在超市购买活鱼时,要看看“水色”。因为它是水质好坏的体现,如果呈现深绿色或是蓝色,可能是藻类过多,说明很久没有换过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会影响鱼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动更换的水箱中的鱼,一般会更鲜活。
6、价格太低的不买
价格低得离谱,就要考虑鱼的来源、品质和安全性问题,变质鱼吃下会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
7、生鱼片冷冻后再吃
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寄生虫,寄生虫对热和低温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后可被杀灭,而一般生鱼片餐盘下的冰块完全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
所以,只有对原料的来源足够放心,鱼才能生着吃。
8、尽量蒸着吃
在所有的烹调方法中,蒸最为健康,烹调温度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护鱼肉中绝大部分营养不被破坏。
煮或炖,鱼中的有一部分营养可能会流失于汤水中。
烧烤的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烤鱼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坏了鱼低脂的健康特色。
油炸含油量更高,对鱼营养破坏更大,也不建议选用。
9、腌制过的不吃
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干制或腌制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回答2:

主要是下面2个原因导致的:
1、鱼肉发红是在打捞时产生的。在打捞过程中,如果鱼挣扎幅度太大,鱼肉会大量充血,然后鱼死亡过快,淤血久久不能散去,救过鱼肉就呈现红色。
2、鱼肉发红实在保存时产生的。鱼肉的存储会使用特殊的环境,这种环境都是低温隔热的。鱼肉在这种环境下,血管搜索,血管内压强过大,导致血液异常,而肉则呈红色。总结来看,鱼肉发红主要是血液导致的。当然,答案也并非绝对,这只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
也有人认为是鱼肉中的氨基酸造成的,所以在煮鱼时习惯放一些醋。当然,有时鱼肉出现红色,也可能是没有清洗干净。

回答3:

一般白鲢鱼的肉都是粉色的,微带一些白色,不可以有是红色的如果是红色的话,估计可能是挤压造成的,或者鱼是用电打上来的,或者是摔伤,就像人受伤身体会变青一样。

回答4:

你是整条买的还是开边买的,如果是开边买的,这就是鱼贩子在鱼做了手脚,就是把新鲜杀的鱼的血涂上去造成的,这样鱼肉看上去会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