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音乐文化,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很少有人知道,即使被少数文人墨客记录点滴,也是偶然巧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音乐工作者先后到侗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他们不仅发现侗族音乐丰富多采,而且发现侗族有独树一帜的多声部民歌——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民歌没有多声部”的空白,引起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1986年10月,由侗族青年女歌手吴山花、吴婢妮、吴永英、石明仙、吴玉莲、杨水仙、吴婢焕、陆德英、陆俊莲组成的中国侗族大歌合唱团,应邀赴法国巴黎参加“金秋艺术节”。艺术节组织者把侗族大歌合唱团安排在巴黎市中心的国家级艺术剧院夏乐宫演出,共演6场,场场暴满,座无虚席。
1998年7月至9月,侗族民间合唱艺术家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赴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参加第一届克拉根艺术节活动,也同样受到西方观众的热烈欢迎。侗族大歌多以流传的地域命名,最著名的有肇兴大歌、三龙大歌、高增大歌、小黄大歌、岩洞大歌、口江大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