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麦生产在20世纪初,1914—1918年(引自各年的《农工商统计表》)年平均为8037hm2,1125kg/hm2,总产904.5万t;1936年据全国22个省的不完全资料统计,种植面积为6540hm2,619.2kg/hm2,总产405万t;1950年为3673hm2,939.3kg/hm2,总产345万t;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国大麦种植面积有所恢复和发展,据1975—1977年三年平均,种植面积达6500hm2,1523.1kg/hm2,总产990万t。20世纪80年代初又再度下降,据估计全国大麦种植面积约3333hm2,2100kg/hm2,总产约700万t;1990年全国大麦面积约2000hm2,单产据FAO资料估计为1879kg/hm2,总产约645万t。总之,20世纪以来中国大麦的面积在波动起伏中逐渐下降,而单产由于品种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以及投入的增多,自50年代以后,则有了明显的提高,自20世纪初到70年代,单产才超过1500kg/hm2,而从70年代到90年代初,单产则超过3000kg/hm2。但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太多,故总产尚未恢复到70年代的最高水平。近年来中国大麦收获面积和产量列入表4-2。
表4-2近年来中国大麦收获面积及产量
注:数据来自FAO Yearbook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