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为什么不会被冻死?

2025-03-31 22:52: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有个前提,下层的水不结冰时鱼才不会冻死,水层浅或温度极低时,下层的水也会结冰,那时鱼也会冻死的。
当水温低于 0℃ 时,在湖面较低温的水会先凝结成冰,然后向湖底漫延。冰底下的水温一般维持在 3.98℃,鱼类还能生存。因水的最小体积在四度左右,故低于四度的水会浮在上面而变成固态的水,因此越往下层水越不易结冰,故鱼能活着,鱼是冷血动物,温度越低新陈代谢越慢,只要不结冰,需氧量和饮食近乎停止,所以,能维持生命。因为冰面以下的水里还是含有氧气,可以保证鱼儿度过寒冷的冬季——冰层覆盖的日子。不过冰面下的鱼儿也是希望呼吸到新鲜氧气,喜欢钻到有洞口的地方活动,所以一些渔民利用冬季鱼儿这个特点,在冰面打洞钓鱼或者撒网,也可以有很大收获。鱼是冷血动物冷血动物:是指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减低新陈代谢,以减低用于抗寒所损失的能量.所有的冷血动物都是爬行纲,两栖类,鱼类,还有一些虫子也是.具体的例子很多,比如乌龟,鳄鱼,娃娃鱼,某些蛇  因为冷血动物不需要用自己的能量来取暖或降温,相比温血动物,同样重量的冷血动物只需要 1/10-1/3 的能量过活,因此也只需要相对少的食物。因为它们比较容易积储足够的能量,冷血动物繁殖期也比较短.尽管同样的环境可以有十倍于温血动物的冷血动物存活,可是温血动物大多时候可以把冷血动物逼到绝灭,因为温血动物可以找食物的时间比较多。

回答2:

冷血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动物,自身体内不能恒温(不能恒定体温)要通过照射太阳等方式来保持体温的,或者以行动来调节体温。所以冷血动物一般不在夜间活动。以脊椎动物门爬行纲和两栖纲的动物为主,如蛇、鳄鱼等较大的冷血动物早上需要晒太阳以使体温升高,这样他们才能活动,因此它们几乎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调温的方法包括:蛇在石头上晒太阳鱼在水中换到不同的深度沙漠动物白天埋在沙里昆虫颤动翅膀,温暖它们的飞行用的肌肉因为冷血动物不需要用自己的能量来取暖或降温,相比温血动物,同样重量的冷血动物只需要 1/10-1/3 的能量过活,因此也只需要相对少的食物。因为它们比较容易积储足够的能量,冷血动物繁殖期也比较短。

回答3:

鱼是一种冷血动物,它们并不像我们人类一样一直把体温维持在一个温度值,而是会随着周边的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直到自己的体温变得和周边环境的温度一样。但是要知道,鱼的体温越低,行动就会越迟缓。但是实在太冷,鱼也会冷死!

回答4:

冷血的优势:可以在外界环境或食物供给情况变化较大的条件下存活。因为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食物中得来的能量可以更多的用于生长。因此冷血动物把食物转化为身体生长的效率比热血动物高  热血的优势:热血动物生长成熟比冷血动物快。热血动物将体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使体内的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并使身体的生长对于外界环境相对独立。虽然冷血动物把食物转化成生长的效率比热血动物高,但热血动物可以连续生长(冷血动物的生长会在食物极其短缺或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停止)直至达到成年大小。热血动物高效活动可以维持身体对食物的高需求。热血动物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寻找食物和交配对象,并在较早的年龄达到性成熟。

回答5:

因为抗冻蛋白